意志和毅力,不怕失败、永不放弃的精神,才是人的一生中最强有力的武器。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成者,无不是在经历了无数坎坷和磨难后坚持不懈,跌到了再爬起来,永不言弃,最终走向成功。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就像马云和俞敏洪,都是经过了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
俞敏洪的蜗牛精神在北大流传很响。刚进北大的时候,俞敏洪不会讲普通话,全班同学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互相介绍,他站起来自我介绍了一番,结果他们的班长站起来跟他说:“俞敏洪你能不能不讲日语?”他后来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拿着收音机在北大的树林中模仿广播台的播音,终于把普通话说好了。他们班分班的时候,五十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他的高考英语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是实际上他的英语水平很差,在农村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只会背语法和单词。一个月以后,他就被调到了C班。C班被称作“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他奋斗了整整两年希望能在成绩上赶上他的同学。但是北大精英人才太多了,在北大追赶同学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尽管他每天几乎都要比别的同学多学一两个小时,但是到了大学二年级结束的时候他的成绩依然排在班内最后几名。用俞敏洪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非常勤奋又非常郁闷,也没有女生来爱我安慰我。”这导致的结果是,他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这个病叫做传染性侵润肺结核。迫不得已,休学一年,但在这一年中,他读了八百多本书,写了六百多首诗歌,其勤奋刻苦的精神不言而喻。一直到大学四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他知道他在聪明上比不过他的同学,但是他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以在他们班的毕业典礼上他说了这么一段话:“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