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我想用一首诗来开始我的演讲,有一支歌,我们天天都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鲜花四季开放;这支歌的名字叫礼仪,它的历史源远流长...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首先就要做文明之人。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入手呢?
首先我们应注意先从自我做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让自己保持一个充满活力,充满阳光的面貌。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他嘴边,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校园内见到同学应主动打招呼,见到老师应该主动问好,应在食堂阿姨帮我们打完饭菜后说声谢谢,因为她们也是在为我们服务。
接着是课堂礼仪,这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校园礼仪也是同等重要的,下课后时间,我们应该做到文明休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周学生的批评劝阻。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
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迹,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培养较强的协作精神,这样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护公私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环境,不会乱涂乱画,更不会踢门、浪费水电……而且会劝阻、制止破坏行为,及时报告。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遵守纪律的人。他会将自己的物品摆放齐整,会自觉排队就餐,不会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的学习,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搞不团结,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
文明是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文明是告别作日的无知和粗俗,是自觉的控制。
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文明校园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长期的努力。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 这样荒谬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竟栓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幼年,就用一条铁链将他拴在水泥柱或铁柱上,无论他怎样挣扎都无法挣脱。长此以往,小象渐渐的不再挣扎,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直到他们长大,即使那时的他们,已经完全有能力挣脱链子,可他们却不再试图挣扎了。小象,是被链子拴住;而大象,却是被习惯困住了啊。可见,所谓“习惯”是指长期重复的做一件事并逐渐养成的不自觉活动。习惯的力量,很强大,甚至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大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成若天性”就是指人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天性一样自然而坚固,甚至可以说是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也都是由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所支撑的。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来的有力。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而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习惯、兴趣、信心、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们要从平时做起,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介绍四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1.一心向学的习惯
一心向学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自觉地把万事万物都和学习联系起来,你的大脑便会成为容纳知识百川并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吸收的法宝。
2.专心致志的习惯
专心致志的习惯,是学子必须养成的最起码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安排学习内容出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之外,一切与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一切不相关的劳神费力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二是全神贯注不溜号。如今物质诱惑太多,手机、电脑游戏等等都影响着我们,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