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行为。我们每位同学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没事;再例如可见在教室走廊上的起哄大打闹,走路推推搡搡,随意撞坏门窗,也不觉心疼。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文明习惯的养成。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同学们,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总理突然咳嗽了 一声,刀子立即把总理的脸刮破了,鲜血一下子流了出来。这位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站在那等待着总理的训斥, 但令他万分惊讶的是,周总理一点也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 “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可贵的美德 —— 宽容。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要求:“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宽容待人”就是让我们学会宽容。宽容就是当你的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最心爱的东西,你握着他的手,告诉他没关系。宽容就是不斤斤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同学之间免不了一些小矛盾、小摩擦,但是只要我们互量互让,严与率己、宽以待人,我们就会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队员们,“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学会宽容,你就少了一分忧伤,多了一分快乐;学会宽容,你就少了一分仇恨,多了一分善良;学会宽容,你就少了一分忌妒,多了一分真诚;学会宽容,你就少了一些纷争,多了一分友爱。有了宽容你就有了朋友,有朋友的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有朋友的生活,才会有温暖和阳光。
学会宽容吧。因为,宽容会使你的生活永远都是一片晴空,万道阳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