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轻安全投入的现象;有的单位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空对空”问题,没有形成具体的抓手;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安全监管网络,层层签订责任状,但认为安全生产投入多,效益不明显,致使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单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有的虽然制订了安全生产预案,但是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单位即使制订了预案,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认真组织实施。还有个别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人头,存在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现象。
二是监管力量不强。从调研情况看,局属大多数单位都没有专门的安保机构和专职人员,有的单位安保人员年龄结构老化、能力素质不高、工作作风不实,致使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到位,该巡查的没有巡查,该整改的没有整改。有的单位安保人员警惕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岗位形同虚设,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有的单位对外租房的监管不力,失火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单位“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较少,正常的保障经费难以到位,该维修的没有及时维修,该更换的没有更换,致使设备设施老化和陈旧,存在大量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条件得不到应有保障。
四是应急演练不够。有的单位虽然制订了应急预案,但应急演练开展得较少,导致应急救援队伍缺少实战检验,一旦有突发事件,不能有效、快速进行处理。有的单位应急预案修订不及时,没有落实“每年小完善、三年大修订”的要求,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不能达到预有准备、案有演练的目的。
五是安全隐患不少。通过实地察看,有的单位办公场所陈旧,设施设备老化,各种线路混杂,物品堆放杂乱,易燃物品较多,火灾隐患较大。有的单位消防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有的单位没有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喷淋设施,防火防盗能力较弱。
三、对抓好下半年安全稳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树牢安全生产理念。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单位整体发展的需要。各单位在实施教育培训时,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促使职工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深入人心,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个个保证安全。
(二)落实保障经费,进一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安全搞得好,经费保障不可少。没有足够的经费和物资投入,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就难以得到得到加强,事故隐患也就得不到整改,再好的法规也无法保证顺利进行。对此,各单位在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务必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实践证明,哪些单位安全资金投入多,安全设备好,旧设备改造好,新设备购置的全,安全系数就高,安全就有保障,这个单位的生产就搞得好,效益就高,出的事故就少或者不出事故。
(三)完善制度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对此,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加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整改力度,结合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开展每月大排查、每周小检查的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四)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各单位要按照“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和干部“大下访”活动的工作要求,做好群众日常接访工作,保持信访渠道畅通,保证群众正常上访得到及时接待、妥善处理。一是坚持做好办信工作。办信工作是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工作,每一封来信如果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群众上访。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要求,坚持&ldqu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