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其烦地进行人工报站,并编写出人工广播文明用语手册,引导乘客正确的乘坐。这些繁琐的小事,张晓雨不厌其烦地重复了近30年,正是他时刻从乘客角度着想,细致入微地做好服务工作,实现了“安全、正点、高效、服务”的运营宗旨。 每年因为乘客不遵守地铁规则,都会出现一些伤亡。张师傅特别反复对记者强调,乘客在等车时一定要站在黄线以内,因为列车进站时虽然已经减速,但初始进站速度仍会超过40公里,站在黄线外是非常危险的。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乘客不配合甚至出言不逊。一次,张晓雨值乘的列车最后一节列车中门故障打不开,按照要求,他及时挂上了“车门故障”牌。在复兴门车站开关门作业时,一名男性青年由于没有看到车门上挂着的“车门故障”牌而冲着张晓雨大吵大闹。面对这位乘客的出言不逊和无理取闹,张晓雨没有反唇相讥,而是很有耐心的对他说:“对不起,这个车门临时故障。我等您一会儿,请您换个车门上车”。他的话语使这位乘客顿时安静下来,很惭愧地上了车。张师傅说“乘客既然来坐我们的车,就是对我们的相信和支持,车有故障,错本来就在我们”。 70万公里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盛誉之下,张晓雨依然保持严谨的品行和低调的作风:每个班次,他准时到达工作岗位,穿戴好标志服,认真检查必备的行车用品,听取值班员布置的运营任务;每次轮乘,他都严格按照标准的规定,一板一眼的执行标准的作业流程;每回学习,面对那些他已熟知的技术知识,他还像新学员那样,把学习当复习,从不迟到和早退…实施轮乘制后,司机驾驶车辆不固定,运营线路延长,路况复杂,工作量加大,给电客司机的操作和应急故障处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像张晓雨这样49岁的老司机,完全可以要求退居“二线”选择其他工作,可是他仍以一个党员无私奉献、勇挑重担的精神状态,坚守在运营第一线上,继续保持和不断创造着安全运营的新纪录。如今的张师傅正向着实现他心中的目标——“安全行车100万公里”的新里程迈进!地铁司机每天从事的工作在某些人看来无疑是枯燥和乏味的工作,他们每天面对黑乎乎的隧道,眼前的景象毫无变化,没有四季,没有白昼。但是深深的爱上了这份工作的张师傅却不这样认为,“当你用心来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你就会在工作中找寻到快乐”。对于张师傅来说,每一次的安全行车、每排出一个小小的故障,都是令他感到无比快乐的事情。时间是诠释一个人最有力的证明。30年的点滴小事凝结在一起,30载春秋,安全行车725739.6公里——充分地展示出一名地铁电客司机恪尽职守,勇攀高峰的职业道德精神。725739.6公里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种质的飞跃,一种为了事业、为了工作无私奉献的忘我境界。 张师傅似乎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对于记者的提问,回答能简单就简单。地铁公司宣传部的人告诉记者,张师傅对宣传自己持低调态度,但有同事问他技术问题时,他无论多忙,总是悉心聆听,提出全面地解决办法。对于疑难问题一时解决不了,他总是先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寻求出好的解决办法后再传授给他人,他掌握的技术和行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车组同志,使车组同志的技术业务水平迅速提高。他带领的车组是公司先进车组。和普通人一样,张师傅也是一个父亲,有一个正在上中学的孩子。由于地铁司机,实行的是轮班制,张师傅没有固定的假期。自己的孩子休息时,张师傅可能在忙着运送别人的孩子。所以,这些年来,张师傅都没有很好的带孩子玩一玩。“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他们都习惯了,干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容不得分心顾及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