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当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当社会规范呈现纷杂化趋向的现今这个变革之中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使社会生活有一个共同的规范;并通过这种共同的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使整个社会生活保持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的调节器。
(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的导向标
革命圣哲马克思认为,人把握现实世界的方式,不限于科学的或理论的方式,还包括艺术、宗教和精神践行的方式。道德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精神实践方式,它面对现实,注重实践,指向理想。因此,“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
(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社会成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助推仪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对道德与人性的关系的认识有多么大的差异,但对道德特别是荣辱观对人的教化功能的认识则是惊人的一致。无论什么性质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最主要靠两条:一是社会制度,二是人的素质。而在人的素质系统中,起核心和灵魂作用的是思想道德素质。而“八荣八耻”荣辱观,既有社会主义中国的特色,也有全人类的普遍性能,它是社会成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强大的助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