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教育已经工作7年,我个人认为:要培养幼儿的感恩心,就是在幼儿阶段,让幼儿能切身感受到来自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中所有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从而产生感激和报恩的意识,并以此主动地去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一种行为。因此,要培养幼儿感恩心,就必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入手,做到全面联动,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一、幼儿感恩心形成的基础是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父母是幼儿的最初的启蒙老师。父母应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及家庭成员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搭建好第一个平台。一是要开展礼貌用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要让他们学习感恩,首先要让他们学习尊重他人。因此,我们的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我们孩子的家长都要以身作则重视家人的存在,知道长幼之分,礼貌的招呼,并告诉孩子也要如此如此。二是要让孩子学会表达“谢谢”。当我们家长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孩子跟在身边,在接受别人的帮助的时候,都要发自内心的说谢谢,让孩子知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因此,家长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当孩子接受到礼物或帮助时及时提醒孩子说谢谢,使“感谢”成为孩子的一种日常用语。三是要开展谦让教育。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应该和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切忌向孩子灌输自私自利的观念,应让孩子在同伴之间、邻居之间、家人之间学习谦让,懂得大方,让孩子在谦让的氛围中长大。四是要互助教育。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也不要再给孩子包办代替。家长和孩子之间应形成一种互助的关系。在家里爸爸妈妈帮孩子穿衣服,孩子替爸爸妈妈拿鞋子,爸爸妈妈帮孩子打水洗脸,孩子帮爸爸妈妈拿毛巾,这样让孩子在一种“互相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同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礼貌、谦让、互助的行为,家长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培养幼儿感恩心的过程中,从家庭教育入手,是使幼儿形成感恩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