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建学习型家庭,和孩子共同进步
孩子爱不爱学习,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和家庭氛围是有关系的。家里人口太多,环境嘈杂,可能会干扰孩子;家里人口虽少,但气氛冷漠,也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家里除了孩子之外,都不读书,也可能让孩子困惑,因为爸爸妈妈读了书出来,也就只懂得吃喝玩乐,那他辛辛苦苦读书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让孩子好好读书,我们要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首先是良好的学习条件。作为家长,特别是在孩子面前,我们要节制上网,节制看电视,少煲电话粥,少打牌串门。在我们家,看电视的时间一般只限于晚餐前。到7点钟,晚餐吃完了,健身的出门去,学习的进房间,家里安安静静。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开牌桌。儿子没有配手机,他房里的固定电话前不久也撤了,以保证儿子的学习不受外部干扰。孩子的作息时间也非常规律,早上6点半起床吃饭,7点上学;中午12点半吃饭,1点50出门;晚上6点半吃饭,7点开始自习;最迟11点就寝。为了孩子能有好的营养,我每天亲自为他操办一日三餐。在学习资料上,我们从不吝啬花钱,只要他有需要,我们马上购买。我儿子一年大约要去图书城四次以上。前段时间,儿子希望在潇湘晨报之外,再增订几份报纸,我们一起商量,定了中国青年报和21世纪英文报。我跟儿子说,长才干要靠你自己,后勤服务工作,爸爸妈妈希望做到让你百分百地满意。
有一点必须指出来,我们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不能因此而认为我们做了牺牲,孩子欠了我们什么。有一次,孩子的爸爸责怪儿子学习不用心,就说:你妈妈每天早晨6点起床为你做早餐,你不发狠读书,对得起她吗?我马上跟儿子申明:即便你的成绩很差,我也心甘情愿为你做早餐,妈妈关心你不是指望你用高分来回报。我这么说,是不希望儿子背包袱。学习应该是志趣的不断发展,为了其他任何事情而学习,或迟或早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衰亡。
其次是以身作则,在学习上做孩子的表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如果我们整天催促孩子学习,自己无所事事,那我们的说教是没有力量的。我们不仅不能给孩子提供精神营养,也无法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参照,还可能导致孩子看不起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我和我先生基本没有令孩子失望。我先生的工作就是科研,他的科研成绩虽然不能说让儿子敬仰,但那些全部用英文写成的论文,至少让儿子知道科研是怎么回事。我虽然做行政工作,但我从儿子上学起,就一直在读书和做研究,虽然没有大的成果,但样子摆出来了,还经常可以和儿子交流学习心得。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家的时候,就变成了都在自己房里看书写作。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我经常感到,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我们是伴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是教育孩子,而是跟他们同行一段路,感受他们的朝气、活力,跟他们分享人生的经验,分享亲情带给我们的至高快乐。
最后,感谢曹老师给了我发言的机会,感谢各位耐心地听我讲了这么久,感谢学校全体老师对孩子们的辛勤培养,祝愿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新年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