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构造音感耳的有声语言。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如果你的声音太低,或者太尖,或者是噪音,或者是气息音,那对听众真的是一种听觉的折磨,我们要真正研究,怎么样让我们发音更好听一点,是从胸腔发出来的,而不是从嗓子憋出来的。古人讲,思风发于胸意,言泉流于唇齿。真的是用丹田之气顶出来的这种声音,演讲者的声音承载着信息和情感,直接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如果不能做到音美感耳,你的演讲一开始就失败了,大家不愿意听了,太难受了,而且我想我们大家追求的,真正喝彩的不是有组织的廉价掌声,我们要一定要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是意想不到的心灵震撼,以及陡然而起的发自内心的欢呼,真的是讲了群众的心坎上,真的是给群众最及时的激励,发自内心的欢呼,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