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新建了**110KV输变电站、建设容量2×20000KVA,**
35KV输变电站、容量2×3500KVA,对**35KV变电站进行了技术改造,新建110KV线路35.5KM,35KV线路20.43KM,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1147.78KM,新建和改造10KV配电台区1055台,容量83790KVA,建改
380/220V低压线路9592.498KM。
五是全面启动了县城电网建改工作,省计委共分三次下达全县县城电网建改工程投资计划**万元。其中:**
110KV 输变电工程**万元,10KV及以下工程**万元,调度自动化工程**万元。县城电网建改重点工程—**110KV输变电工程工程容量 2x20000KVA,110KV线路9.3KM,现已全部竣工投入试运行;县城电网下地工程正紧张有序的进行;县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工程正在实施之 中。目前,公司共完成县城电网建改投资计划**万元。其中:110KV输变电工程**万元,10KV及以下工程投资**万元;调度自动化工程**万元。
通过网络建设与改造,在全县建立起了以110KV输变电工程为龙头,35KV输变电工程为纽带,10KV输电线路为骨干的初具规模的地方供电网 络。特别是 110KV输变电站的竣工投运,实现了公司110KV站“零”的突破,打破了全县用电受制约的被动局面,标志着公司供电网络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网改 后,大大降低了农村电价,对全县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了0.80元/度的最高限价,对已改造的农村居民生活用电执行了0.65元/度的过渡电价,全县电能 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四)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公司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完成了全县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任务。分别 与全县涉及农电体制改革的**个乡镇的**个供电企业签订了《农电体制改革有关问题协议书》,全县供电网络已并入公司原设的*个供电所和新增的*个供电所 进行统一管理。涉及农电体制改革的原乡镇地电企业人员,公司择优录用了*人,纳入了公司统一管理,同时对农村变台电工也实行了统一管理,并取消了村级管电 组织,精简了农村电工,供电所人员实行了定岗、定编、定职责。对乡镇发电企业,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实行了“站网分离”的办法,将其水电站资产与供电 网络分离,电站由产权单位自主经营,其供电网络按规定划拔给公司统一管理,并由公司承担维护管理责任;二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了依托 电力主业,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于1995年先后组建了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实行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并将修 试所归入了实业公司管理,从主营分流员工*人,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节省了企业开支;三是加强了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对公司董、监事会成员和公司党、政、工 三套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了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同时,为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要,聘任了公司技术总监、市场总监和财务总监,进一步健全了公司的 领导和管理体系,加强了各项工作的领导力量;四是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中层领导竞聘制和公司机关工作人员公开竞选制,打破了公司人事任用制,使公司 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在今年3月,对公司*个中层职位进行了公开竞聘,通过资格审查、现场竞聘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核、任职公示、任职试用等一系 列现代选人用人程序后进行聘任,共聘用了*名中层领导,其中续任的有*个,新提拔的有*个。同时,对公司机关缺岗人员在全司范围内进行公开竞选,今年已 有* 名职工通过公选进入公司机关工作,为广大员工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和自由发挥的平台,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同时,根据年青人年富 力强,较好的文化知识结构等特点,公司大胆使用年青人,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来,公司共有*名年青人充实到了中层管理人员中,进一步实现了领导干部 年青化、知识化和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