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认知偏差。绝大部分非理性思维、所有不适应的核心信念都是投射-认同的产物。
第三,如前所述,涉及家庭、集体、人际关系的心理治疗必然涉及投射认同。
换句话说,其实投射-认同的现象在临床中你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只不过你不知道这叫做“投射认同”,而在用其他的词语称呼它们。如果你多看一些人格障碍或者重型精神病的患者,你便可以非常清晰明确地看到投射认同的原始面貌,特别是负性投射认同的攻击性会让你感受颇深,对你的内心世界的修整重建有一定好处。
更重要的是,学习投射认同理论可以让你自己保持心灵平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防治感应性精神病。
外科医生的职业病是胃溃疡,中学老师的职业病是下肢静脉曲张。心理医生的职业病就是感应性精神病,这实际上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不过不愿意承认罢了。就像粉尘作业的工人经常接触粉尘,难免染上矽肺。心理医生每天接触的都是抑郁、焦虑、创伤、暴力、烦恼、痛苦,其中经由投射认同和内摄认同,自然吸收了许多东西。
正如scharff所言,精神分析界没有深入研究内摄认同,也许是认为人们不愿意承认,其实分析师会认同患者。如果我们吸收、认同了成百上千的患者的因素,而又没有自己识别、消化、包容这些成分,轻则出现所谓的“耗竭综合征”――所谓耗竭综合征,其实就是心理医生们给自己的抑郁障碍取的别名――重则同一性混乱,乃至人格障碍。心理医生的高自杀率一直是榜上有名,相信大家早有耳闻。所以身为心理医生,必然要注意自己的心理保健。及早看到自己的心理病理成分,及时识别自己和患者的投射认同,进行处理。从事这个行业,将会改变我们的整个生活,我们的内心世界、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必然会被这个行业改变。
二,调节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际关系。
即便你不做这个行业,投射认同仍然会在你生活中无处不见,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中。这些关系中的狂喜和暴怒,热爱和嫉妒,冷漠和贪恋基本上都和投射认同有些关系。有时候是你对别人投射,有时候是别人对你投射。
中国人就是靠拉关系吃饭的。这里所谓“拉关系”不是指财物贿赂,而是“情感贿赂”,你总不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太多冲突和烦难吧,那就要学会如何把投射认同转变成理解和包容。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处理分裂和投射认同。
3、如何在临床上识别投射-认同?
最简单迅速识别投射认同的方法就是觉知自己的反移情,一般来说,和投射-认同相联系的反移情的反应有以下这么一些:
(1)感觉自己的“心乱了”,比较焦虑或者抑郁,而且比较难调整过来。而这并不是你工作的常态。
(2)使用过多的、无效的“改变技术”,如解释、认知辩论等。虽然屡次尝试无效,患者不接受,仍然乐此不疲。和患者在“较劲”,而不是治疗。
(3)和患者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同盟,但是不是“治疗同盟”。没有治疗目标,出现了很多突破治疗界限的征兆。如经常问候、互送礼物、游说对方亲属根据患者的需求无条件改变等。
(4)拯救幻想。这是治疗师色情性反移情的前兆,对性创伤患者容易出现。
(5)过多的、无效的、时机不恰当的自我流露。甚至要求患者理解自己。
(6)无效的安慰,却仍然坚持。害怕使用改变性技术,或者本来使用改变性技术已经有效,因为患者抱怨自己“冷漠、不理解”就突然转变成全面的安慰。
(7)对患者充满抱怨和恐惧,巴不得他不要来做治疗。他来了又高兴,想要“再试一次”。
(8)没有现实依据突然心血来潮地提出转诊或结束治疗。
其他还有很多现象,不能一一列举。
如果你识别、反思反移情的能力还不够,也可以从患者的反应来了解投射认同,比如患者有以下情况要注意投射认同的可能性:
(1)思维走极端;
(2)付诸行动,治疗同盟被破坏;
(3)对治疗师的理想化和贬低,缺乏现实依据;
(4)对自己生活的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5)人格障碍、精神病患者,摄食障碍,复合性创伤,多个心理疾病共病患者的投射认同往往在治疗早期就出现;单纯的神经症患者往往在移情好转、治疗后期出现投射认同。
(6)生活中重要人际关系中充满冲突,治疗关系却“看上去很美”。
(7)连续的噩梦或者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