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六
男一:连云港和无锡,不仅都有将近七千年的历史,而且都是靠水而居。
女二:是的。虽说在衣食住行的习惯上有差异,却都离不开湖海,离不开网船。
男一:请看由无锡市歌舞团和连云港市歌舞团共同演出的组舞:《网船之恋》、《拾海鲜》、《鸬鹚号子》和《渔民号子》。
女二:你能分辨出,哪是无锡的作品,哪是连云港的节目吗?
七
男二:一九九九年正在离开我们,渐走渐远。二十世纪,即将成为过去。
女一:新千年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要走进新的纪元。
男二:不断进步的人类,在梦想的驱使下,能够跨越时空,把无限风光留在身后。
女一:请看无锡市歌舞团的男声小合唱《跨越九九》。
八
男一:无锡,连云港,两座城市,在水一方,
女二:连云港,无锡,一脉相连,南北相望。
男一:在水一方,月华三万顷,光照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女二:南北相望,同为江苏人,携手并肩跨越世纪,共创辉煌。
男一:请看连云港、无锡两地合作的歌舞诗《湖与海的对话:在水一方》。
九
女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听说你们连云港的柳编工艺,贝雕艺术,走遍天下。
男二: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绝活儿。你们无锡的惠山泥人,三凤桥酱排骨,不更是中外驰名吗?
女一:接下来的这个节目,就是两地风俗民情和民间工艺的现场展示;
男二:同时请欣赏歌曲《湖海情趣》。
十
女二:两地的绝活儿表演,真是妙手天成,各有千秋。可惜像这样的相互交流,从这个节目、这台晚会才开始。
男一:我了解的情况,可不是这样。你看过电影《红花曲》吗?
女二:没有。听父母说,那好像是四十多年前拍的一台锡剧……
男一:正是。我们无锡和连云港市的文化交流,从那时起就开始了。
女二:哦?你说说看。
男一:那是1956年11月,我们无锡市锡剧团刚在上海拍完电影《红花曲》,就来到新海连市,也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市作慰问演出。当时的党政军民和文艺界给了很高的评价,海军首长还专门请剧团的演员到海上游览呢。
女二:可惜啊,现在再想看想听,怕不容易了。
男一:今天这台晚会,还真为大家准备了当年的锡剧《红花曲》选段:《一峰更比一峰高》。
十一
男二:锡剧听起来真是婉转悠扬,悦耳动听。
女一:苏北的淮海戏,在盐城、淮阴、连云港也很普及,很流行。
男二:随着时代的前进,地方戏的传统在被继承和发扬时,也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发展。
女一:请看连云港市歌舞团的戏歌――《世界不能没有爱》。
十二
男一:我们的父老乡亲,来到了新世纪的门前,看到的是网上信息,听到的WTO谈判。想的和做的,是靠劳动致富,赚更多的钱!
女二: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带来的是喜悦,还是忧烦?请看小品《上网》。
十三
男二:二十世纪,中国人一路风雨一路歌,推翻了帝制,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共和国,走向了繁荣富强,恢复了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女一:2000,又一个千年。完整的数字,象征着圆满。
男二:让新世纪的太阳,照耀一个统一的祖国,这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炎黄子孙的普遍心愿。
女一:请看连云港市歌舞团女声独唱――《新世纪的太阳》。
十四
男一: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