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过头来说,我刚才说有两种选择,第一是选择过平淡的生活,但不要选择平庸的生活。第二,大家要过真正让你感觉到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但是却发挥了你巨大能量的生活。本来我的选择是第一条,但是后来我转成了第二条。其实后来我发现,我从小都在往第二条选择在走,并不是往第一条走。如果选择了第一条,今天的我可能是一个平凡的农民,种种地,看看书。但我之所以有今天,我觉得人生其实是有一个无限的可能性的。而这个无限的可能性完全是你自己找出来的。跟社会没关系,跟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关系,跟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关系,跟你父母的家庭出身没有关系,跟你上的什么大学没有关系,跟你自己的长相也完全没关系。有很多没关系,但是有一点跟你绝对相关,那就是跟你是否正确的努力有关系。这里面有两个要素,首先是努力,其次是要正确的努力,这个努力是对的,而不是错的。你要去吸毒,这个肯定不行。你天天努力的去做一件坏事,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正确的努力是前提条件,我后来想了一下,我自己确实也是在往正确的方向努力往前走。我第一年高考失败,没有选择回到农村种地,第二年高考失败,也没有选择回到农村种地,坚持考了三年,最后到了北京大学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以要坚持努力,并且要坚持正确的努力。因为你考大学永远不会错,因为上大学你就会交上新的朋友,增加新的知识,增加的你的智慧,开阔你的思路,这是正确的努力。在坚持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出现人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比如说我生命中从来没有想过能去北京大学读书,直到拿到通知书才相信。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自己能把一整本英文字典的词条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实现了。假如说我是一辈子在北大当老师,从助教到讲师再到大学教授,我评估了一下,自己可能永远当不了一流教授。因为一流教授在我心目当中都是梁启超、王国维等等这样的人,都是大师,至少也是像季羡林这样的人。像我这样的人是完全不可能的,现在中国有好多的学者,包括像余秋雨、钱文忠等,我如果做教授那连赶上他们的影子的程度都还没有。因为我知道变成伟大学者的前提是以从小的坚实学习为基础的。我的英语是从16岁以后才开始学的,历史、地理这些东西除了中学课本上教的东西,其它的完全没有。我一直到30岁的时候,原来才真正知道太平天国是这么一回事,才知道义和团给中国造成的很多不是正面的影响,是在迷信加落后的前提下把中国搞得更乱了。很多东西等你想明白的时候都已经40岁了。所以第一条路,我觉得在北大纯粹的当老师不合适我。
我后来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当一件事我能看得到头的时候,我就不愿意去做了。比如我如果在北大做老师那我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头,就是讲师到副教授,完了做个教授还可能混成个三级教授,一辈子就可能在三级教授上呆着了。我的导师当时是二级教授,当时他就是两居室,100多平方米。你会发现,一辈子在北大混,到最后可能也就是他这样子。再加上一辈子当不了一流学者的前提条件,所以我觉得必须出来,去追求一个未知的世界。
当然,追求未知的世界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你可能生活只够吃饭,也可能成功。但是我想告诉各位同学的是,当你进入未知领域的时候,吃饭和成功对你的人生来说都是有很大的收获的,永远比你在一个已知的世界中间坚持已知的事情会有更大的收获。这里有一个前提的条件,你的吃饭和成功不会让你努力,吃饭和成功只会让生命变得更加坚强。
所以我才有从北大出来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够有不一样的世界。当然,做新东方的时候我并不是想做成上市公司,只是想自己赚点钱以后到美国读书,因为我觉得那是存在未知的读书。当然,当时没有实现,因为赚不了这么多的钱。当我最后赚了足够多钱的时候,我发现我不愿意去美国了。为什么呢?因为新东方的成长和我在中国遇到的挑战让我发现我个人真的成长的非常迅速。比如说,我刚从北大出来的时候,见到居委会的老太太和公安局的人我都可以害怕得浑身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