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连我都觉得无聊,灰溜溜的,我自己信心都动摇了,怎么帮助她?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结论,你应该帮助社会,她的失败还是因为没有理想,没有爱好,或者叫激情,没有经历。
我刚才讲到我当年的梦想,我是要改变中国文化的,到了北大,把整个村庄都拔掉了。每个人得有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你没有目标你就是行尸走肉,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给每个人一个目标。
应该在实践当中增加自己的实力,积累自己的经验,积累自己的人脉。在不影响你生存挣钱谋生,养活自己,包括减轻父母负担的前提下,你可以去读一些应用型的证书,千万不要读那个国家自考文凭那种东西,一定要学那种毕业以后就保证你找到工作的技能性证书。在工作当中慢慢提升自己,三五年的时间你能在北京立足扎根,成为一个北京为你骄傲的一个新的市民,一个劳动者,这是一个建议。
复旦大学有一个女生她学计算机,她不喜欢计算机,她想去法国学设计,我就说全中国有那么多人想到法国学设计,你的优势在哪里?她说不出来。计算机领域里面除了编程以外,还有很多工作,你应该搞管理,你不要做技术。这个女生听了我的话,去了华硕工作,工作三五年以后,有华硕这样世界最大的电脑厂最好的管理经验。
所以,这个里面不喜欢什么是可以的,但是问其他的领域会喜欢我吗,我的优势在哪儿?如果没有没事儿,可以最终找到一个。我们也要有阿凡达的这种特异功能,把自己的存在和社会某种需要沟通,就可以找到你自己的事业。
那么这个因为我们需要教育,如果你是只是高中文凭的话,你一定要去找适合你这个高中教育需求的那些工作,具体的是什么我不太知道。但是我知道比如说电脑,软件,我不说具体的东西,但是你自己应该考虑过很多。在这个过程当中千万不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有些事情其实你做好了,你会做得很漂亮,就以厨师为例,他不需要大学文凭行业,难道你学个半年一年,成为这个领域里面一种优秀的人才,我觉得你照样能在北京获得伟大的荣耀。我觉得这个里面有好多厨师朋友,我就不给他们做广告了,日本糕点制造业全世界特别着名,在银座那个街上,那个糕饼店和世界顶级品牌并列,实在太漂亮了,美伦美奂,真漂亮的像珠宝一样。我就做一个技能性的工作,就是手艺,然后把它作为你自己的博士学位,你做下去,你一定能够找到自我,一定能够实现梦想。不要人云亦云,这个意义不大,但是等到你25岁、30岁,你有了钱了,你有了资力了,你也可以读一个emba,ceo班了。
一个修鞋子的孩子,他高中都没毕业,他每修来修去修成了四五个店,一年收入好几十万,又买了好多房子,我博客里写过这个人,我觉得他成功的道路很适合你。他现在日夜混杂北大清华,听各种各样的讲座,成天跟俞敏洪打交道,他在寻求更高的精神满足。但是不要忘记他的本质,你就是应该非常自豪的名片上写上鞋商,我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一个手艺,一个手段,从而我跟其他人都不一样。
应该说人们走到我这里,就好像在十字路口人来人往,偶尔有一些人掉到我的办公室里面,我跟他们说你走错了,我告诉他们人生的方向,这个是永远永远不会错的。至于说你出去以后一头扎到北大,读一个四年文凭,这种事也有,但是我一般会把他赶回去。
我想起另外一个女生,在澳大利亚学了七年,三年高中,三年大学,两年本科,回来在一个国家大学做教师,一天八百块一个月,她的亲戚来咨询,我说像你这样的人非常需要。她问了我一句话,新东方不正规,我彻底崩溃了,我们的文凭是国家印发的,不是假的,家庭给她投资很多,她却只有一个月八百块钱,什么东西导致她郁闷?学无所用,他不需要这个社会产生的需要。
他的郁闷不是社会不需要他,而是他不需要这个社会产生的需要。他成了我个一种脑保健操,进入市场化的对英语有需求的地方去。她是某某大学的教师,你是绝不可能,有民办学校那样一种机会,他要了国家的认可,我是一个副教授,可以,假如这是你的需要,那个只是他的一种传统的过时的需要,他像盲肠一样,一旦发作起来会很痛。
这个女生也一样,简而言之,我呼吁每一个青年人,努力寻找社会需要什么,而把自己的需要跟社会需要相结合,把羽毛和大地结合起来,每一个人一定要和这个大地,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