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普田乡驻村干部**,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农村需要国学精典文化引领”。说起普田,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普田清真牛肉管”,在XX县境内有近200家,光红果就有79家,普田是XX市唯一的回族乡,现有刚修建完成的旅游和朝拜圣地——清真寺,普田是纯农业乡,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生姜,离红果有78公里。
我的单位是XX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一名教师,同时我祖辈就是农民,派我到乡下驻村工作,还有什么苦我没有吃过?但我能做些什么呢?
是走访?
是了解老百姓的疾苦?
是了解灾情?
还是监督工程的完成情况?
整天吃住在村,没有网络,不能上网,没有汽车,出入不方便,就这样坐班吗?等群众有事来找!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太枯燥了!
我们找来了驻村队长人大龙主任,企业代表(立业集团)和XX县职业技术学校领导(刘校长)以及乡镇党政领导给我们献言献策。
有的说从牛上做文章;有的说找好技能培训;有的说做好人力资源输出,有的说做好国家的政策对接,这些都说得非常好。
经过频繁地与农民打交道,农村的发展根源在思想。这个村子的人富裕的不少,但穷的人主要有以下原因:
1、懒 2、 等 3、靠
水流经管道的时候,它的形状是管道的形状;生命的泉水流经你的时候,它的形状就是你的思想的形状。我该怎么样从思想上影响和改变他们呢?
宣传国学,通过国学精典文化的学习是个好途径,于是我想到了在村活室建图书馆,设立和谐社会道德讲堂。
一个社会的进步,真正意义的是文化的进步。
孝的文化:让老人受到的尊敬。
感恩文化:让国家的相关政策得以落实,相关的活动容易开展,村民彼此关心,不再自私自利。
进取文化:让所有村民都勤劳起来,踏实苦干。
敬畏的文化:就是要有一个敬畏的心,也就是要有一个尊敬、敬仰的心,只要这些观点和看法改变,有敬畏心,什么就看得顺,什么都想得开。
同步小康是全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不仅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在学校里讲精典国学文化;我们在村活动室讲传统文化,我们在村组,村民家讲国学精典文化。
一场又一场的国学宣讲,村民从排斥到接受,从不了解到很喜欢。当我们做了这些了,听到村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亲切的笑脸,一句感谢的话,感觉是一个好温馨的环境,心情很好!叫我们再多的负出我们也愿意。村民的素质提升了,发展的欲望也强烈了起来。
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在广大农村讲精典国学文化,自身提高了,家庭和睦了,社会和谐了,农村发展了,我们小康梦就一定能实现。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
我叫***,来自扬州宝应,现担任洋北镇友爱村党支部副书记。很荣幸能够代表2011届市委选调生作交流发言。非常感谢区委组织部给我们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展现青春的风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因选择而美丽,因坚持而绚丽。
李源潮部长曾高屋建瓴指出:“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到基层来接“地气”,对我们今后的成长成才将大有裨益。
大学生到农村来,不仅是实现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大学生到农村来,有利于让大学生在“急、难、险、重”的复杂局面中“摸、爬、滚、打”,以此丰富阅历、磨练意志、提高能力、完善自己。大学生到农村来,可以直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亲身体验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而这,正是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觉得,将火红的青春献给基层,至少要学会处理好两对关系。
到基层来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从学历层次来讲,我们接受的是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但从开展农村工作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多算是“小学生”。因此,我们要虚心向在基层工作的前辈多请教、多学习、多取经。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尽快使我们这些“小学生”成长成才,尽早使我们实现从基层工作经验极度缺乏到能驾驭复杂情况的“多面手”的转变。让我们成为成为真正的“双料”大学生。
到基层来工作,还要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尺有所短,寸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