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社区服务建设的关键就是因地制宜.各社区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比如在一个老龄人口数量较大的社区,居委会可与社区内医院合作,定期地开老年保健咨询,义诊等活动,如果该社区经济条件较好,可以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并与一些厂商联系,兴办老年活动设施,成立老年歌舞队等;又比如在一个新兴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社区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开展图书借阅服务,幼儿,学生接送服务,健身服务,心理咨询,法律事务咨询服务等.
社区卫生,文化,环境,治安建设也是用同样的思路来进行.社区卫生建设以医院为依托,加强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社区文化建设也可依托社区所在地的名胜古迹或风味小吃等,形成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比如东珠社区内有巴金故居,在文化建设上就可以围绕这点做文章,并将这一优势通过宣传拉动社区的其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重在宣传,但应减少标语,口号等说教式的宣传,增加一些居民对宣传漠不关心,经济花费了大量的成本却收效甚微,这一问题也反映在环境建设上面.我认为要解决它应采用长远上的"治本"与从短期内"治标"相结合,前者说通俗一点就是从娃娃抓起,社区应同学校紧密配合,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爱护的环境的活动中自觉地去保护环境并感化和影响身边的大人,学校可开设一些业余课,让学生走进范围识各种花卉;走进花店,学习如何插花,如何搭配色彩,让他们亲自去闻一闻被污染河水的"香味",这不仅是社区建设的需要,而且本身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治标"就是加强管理力度,对破坏环境者一律严惩,社区居委会可安排下岗职工做管理员,采用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方法来激励.社区治安建设应当与当地派出所配合,居委会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成立巡逻队,分别负责白天(特别是菜市)和夜间的治安工作,巡逻队应由5--10个下岗职工所组成,对于社区内存在的非法流动人口,邪教成员,吸毒人员等,要建立档案管理,定期追踪,同时建立起举报监督体系,让犯罪分子在社区内无处可藏.
社区建设是一个多方参与的互动过程,需要多方的协调,还是举东珠社区的例子,由于发展缓慢,这里大多数房屋都很破旧,甚至不少地方是有火灾隐患的低洼棚户区.这里居民的生活较贫困,据统计,在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5.6%,而且大多在效益不佳的单位,失业人员占14.7%(扣除离退休)会员最低生活保障者有47户,由于地老城区,难以找到空地修建,这个草市最大的社区仅有4个服务中心(3个棋牌室,1个缝纫店)再加上经济贫困,许多居民尚在为衣食问题而忧虑,哪里有闲情去参加社区活动,所以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几乎被管理低保者申请,调查享有低保者所占据,没有时间去策划社区的其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