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廉政准则》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供了有效的监督途径和措施。针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教育
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惩治不到位”问题,一方面,《廉政准则》关于行为规范的规定,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监督的标尺和依据,使各种监督主体在监督、评价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时能够“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廉政准则》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充实了实施与监督措施,从而使党组织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教育、管理、监督的思路和方向更加明确;使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增强责任意识,形成领导有力、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廉洁从政行为规范与相关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的关系更加协调。
3、《廉政准则》为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工作抓手。贺国强同志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廉政准则》作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是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方面制度的重要基础。开展以《廉政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廉洁从政教育,可以进一步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围绕提高《廉政准则》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建章立制,可以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视野和领域;对照《廉政准则》提出的各项要求,检查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预防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为契机,深挖细查一批案件,可以进一步加大惩治工作力度等。
4、《廉政准则》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党和国家的廉洁形象。《廉政准则》的规定,标准很高、要求很严,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廉政建设的主张,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绝不容忍腐败的决心和态度。通过宣传教育,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能够从《廉政准则》中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的党不仅不允许领导干部有特殊利益,而且对他们有更多的约束和限制;有利于在全社会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培养人们廉洁、守纪、公正的思想观念,促进各行各业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和廉洁从业环境。同时,《廉政准则》的颁布实施还有利于在国际社会进一步树立我们党和国家清正廉洁的形象,促进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开展。
二、总书记总书记关于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指示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上海世博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举办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果断处置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社会安定团结大局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书记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随后,又专门听取中央纪委工作汇报,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努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利条件和坚强保障。总书记总书记在讲话中几次强调要重视反腐败成效或者是实效,并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总书记所作的讲话在四个方面有重要新意:
一是对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更为系统和全面。总书记总书记用了四个“认识十分清醒,态度一以贯之”进行概括,特别是对于腐败是影响我党长期执政的最大风险,有了充分的强调。
二是提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努力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可以说是我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或者说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廉洁的国家是一个含义。当然,目前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从国际经验来看,如果以透明国际的国家清廉指数作为一个指标的话,是全党全国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是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总书记在讲话中几次强调要重视反腐败成效,并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虽然我们过去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从政策评估、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来看,成效还不够明显,这是在今后工作中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