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解放不了思想,只有想干事,才能解放思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墨守陈规、精神懈怠,就会被无情的竞争所淘汰。敢想才能前进,敢干才有出路,敢闯敢试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必须从吃老本的优越感中走出来,从小进即满的成就感中走出来,敢想高目标,敢定高标准,敢创高水平。
二是变“找依据”为“创先例”,劲鼓推陈出新之风。昆山人自费办开发区,温州人自费建机场,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政策依据。开发区活起来了,机场兴起来了,生米做成了熟饭,“准生证”自然也来了。而我们有些同志遇到具体问题,总要查一查上级怎么说的,红头文件怎么规定的。没有明确说法,没有许可规定,则视为“禁区”,看成“雷区”。而发达地区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法无禁止则入。只要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干。日前,成都和重庆被批准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很多人期待着中央会在政策方面开小灶。国家发改委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实行地方自主改革,不给具体优惠政策,不设框框,让你去闯。试验区是让你去试验的,摸着石头过河吧。从这个意义上讲,成都、重庆入选综合改革试验区,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解放思想的“武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中部这块不可多得的生态绿地、交通要地上,我们要走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完全大有文章可做。
三是变“算小账”为“算大帐”,劲鼓放权让利之风。××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这是一大优点,非常难得,但也有用错地方的时候。有的同志对自己小部门、小团体的账算得很清楚,既得利益寸步不让;同时把别人的收益账也算得很清楚,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利润多少,毫厘不差。唯独没有算大账,没有算全局账,算长远账。扬州的季建业书记跟我讲:“要真正让扬州更快更好地发展,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大聪明与小聪明,大算盘与小算盘,大突破与小突破,大事情与小事情的关系。”这句话,符合扬州的实际,也切合××的实际。外商之所以来,肯定是奔着要发财来的。这是由资本的逐利性所决定的。如果你算计得他无利可图,无钱可赚,他早晚是要跑掉的。因此,我们既要算经济效益账,又要算社会效益账;既要算即期利益账,又要算远期利益账,真正做到放水养鱼,让利于民。
四是变“评论员”
为“运动员”,劲鼓吃亏奉献之风。在欠发达地区,盛产“评论员”、“裁判员”。这些人自己不干,却热衷于对别人说三道四,别人出成绩了,他赶紧拿出“凹透镜”,意在小瞧成绩——这没啥了不起;别人出偏差了,他迅速拿起“放大镜”,意在无限放大偏差——好戏还在后头;别人遇到挫折了,他立即端出“哈哈镜”,意在笑话人家——早料到会有这一天。这样的“评论员”、“裁判员”多了,甘于吃亏奉献的实干家就少了,就会导致机遇在犹豫中丧失,时间在闲谈中耗掉,差距在等待中拉大。这恰恰是一个地方的真正悲哀,我们欠发达地区缺少“运动员”,到倒处是“裁判员”、“评论员”,自己什么也不干,专门议论张三李四,这是最大的问题。在发达地区,人们都在当“运动员”,看谁在运动场上是大赢家。我建议大家见到评三论四的人,不要搭理他,这种人不是干事的人。作为称职的××人,都应该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运动员”,共同营造一个鼓励实干、褒扬奉献、宽容失误、反对工作平庸、鞭挞无事生非的创业环境,鼓励能人创企业、群众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真正让想创业者有机会,能创业者有舞台,创成业者有地位。
三、善乘东风,解放思想要真抓实干
当前,××发展的机遇很好,有资源禀赋自身的机遇,有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有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加快豫东南四市发展的机遇。这些机遇都非常难得。同时,历经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积累了加速发展的经验和势能,特别是市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魅力××的目标,全市上下风清气正,群情振奋,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的氛围很浓。可以说,在加快发展方面,我们占天时、得地利、聚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考察,给我们吹起了强劲的东风,我们要借这个东风,乘这个东风,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不争论,只管干。在不争论中发展,在外界争论中出名,是“××”地区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他们快速发展了,争论的地方落后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