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5年全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5年,是全矿党的工作务求实效、不断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特别是矿党委班子调整以来,在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矿各级党组织和党群各部门按照矿党委的部署要求,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全矿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使全矿党的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突出表现为“六个新加强”,即企业文化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群众工作有了新加强,为促进全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动力和保证。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新班子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以及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主要表现为“四个新提升”,一是职工素质有了新提升。在不断加强职工理论学习、强化理念灌输的基础上,从增强职工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出发,分批次对全矿干部职工进行了历时五个月的军事训练,并加大了职工文明行为规范的执行力度,成立了女子文明稽查队,全天候进行文明稽查,从而增强了职工的纪律意识、团队精神和自动自发的自觉性,为锻造一支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企业形象有了新提升。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建塑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内容来抓,本着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的原则,专门聘请专家对矿区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和规划,并按照规划目标,有重点地先后对矿工业广场和宿舍区的路面、绿化带等进行了整体硬化和绿化美化,更新完善了工业广场照明设施和不锈钢企业文化宣传牌板,刷新了生产福利楼,并对区队学习室和办公室进行了整体装修,统一配置了桌椅、窗帘、墙镜、电视橱、学习看板、全家福牌板等设施,给职工营造了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同时还注重了井下及矿周边环境的刷新和整治,先后对井下大巷、变电所、候车室等进行了整体刷新,并搬迁了垃圾山,整修了宿舍区南道路和排污沟,从而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却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井上井下、矿里矿外进行立体化改造,使矿容矿貌焕然一新,增强了企业的亲和力,树立矿山新形象。三是管理素质有了新提升。坚持以岗位创建为重点,注重了企业文化理念的整合、提炼和升华,使之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延伸到井下、班组和岗点,较好地发挥了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威力和作用,防止和杜绝了文化与管理“两张皮”的现象。特别是推行了rmo精细化管理,建立起了以a、b、c卡走动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递进式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了管理工作由“静态”到“动态”、由“要我管理”到“我要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激发和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进一步深化了6s管理,完善了4e工作标准,规范了公共场所职工文明行为规范。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都为管理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企业管理素质的不断提升。四是文化品位有了新提升。立足于打造高标准、高层次、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大力实施了“亮点工程”。一方面推行了区队班前礼仪,从引导和规范职工行为养成出发,专门制定了班前礼仪标准及考核办法,责成包区队人员分三班盯靠区队,并成立了督导检查组,使这项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正常化的要求,促进了班前会质量的提高,调动了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全矿干部职工中统一了矿服。统一订做了镶有白庄矿标志的矿服及领带,树立了员工形象,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再就是,成立了女子军乐队。在全矿抽调了4xxxx仪表端正、素质较高的军乐队员,配全了各类演奏乐器和演出服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军乐队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演奏技艺。女子军乐队成立以来,先后迎接了驻泰安全国人大代表、副省长王仁元以及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来矿视察和检查指导工作,并多次参加升国旗仪式、阅兵仪式等演奏任务,提升了企业知名度,成为了矿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同时还编制了充分展示矿山风貌的企业文化手册和画册,并在泰安市企业文化画册参展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使这些亮点工程做到了亮点更亮,提升了企业的文化品位。
从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解放和更新的程度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特别是在理念渗透、岗位创建和文明规范的落实上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安全教育工作还存有薄弱环节。严重“三违”现象仍时有发生,零打碎敲事故还比较突出;四是治安保卫和信访稳定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信访上发生了两起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对全矿政治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