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针对辛冲镇外出打工者较多,打工者在家“留守子女”无人管的现象,我主动联系团区委,在镇里办起了全区第一个“留守子女暑期学校”,使留守子女生活充实,学习快乐,外出打工家长在外放心打工。此事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上多次报到。
我镇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收工作十分艰难。2004年,区委、区政府向我镇下达了3xxxx元的清收还款任务,并列为政府
一级考核目标。为了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我顶住压力,克服阻力,讲政策、摆道理,多次上门做欠款人的思想工作,不到半年,就将xxxx区直单位所欠资金如数追回并上缴区财政。临近年终,我镇仍有部分基金会资金未收回,且大多是“硬骨头”、“钉子户”,其中一个叶先生就欠xxxx元,在上门多次做工作无效后,我了解到别人欠他的钱,便从中协调,将欠款人的一辆小汽车抵给了政府。此外,我们还通过多方努力,筹资1xxxx元,圆满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单岗村是我2004年的挂点村,被列为全区首批整体推进的扶贫试点村之一。为了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带领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我经常深入村组农户,走田间地头,同农民群众交心谈心,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一年来,我协助该村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将有限的资金用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如兴修了通村公路,完善了水利设施,实现了家家通自来水,搭建了菇棚,种植了雷竹,优化了生产结构,初步构建了特色产业。全村面貌明显改观:过去全村农民既无吃水更谈不上灌溉用水,现在喝上了自来水,每个自然湾还挖了一口水塘,结束了“靠天吃饭”的现状。搭建菇棚时由于村级经济困难,我私人拿出三千元,另组织几千元帮助农民建起了菇棚。看到乡亲们喝上了卫生的自来水、搭起了致富棚,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所有的艰辛化作了喜悦!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再忙再累也不能掉队!一年多来,我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治、计划生育、防汛抗旱、蘑菇种植、小城镇开发建设等工作,从不因自己是女同志而要求组织照顾。辛冲是个“水袋子、旱包子”,“睛也抽,雨也抽,抽出抽进总是抽。”记得夏天有一次接连几天下雨,我负责万米石渠上的一段险段防汛工作,7月4日从下午三点开始,我和同事们一道冒雨从巴铺桥沿石渠徒步查险,全部查完时已是晚上十点,腹中饥饿,脚上打起了血泡,仅一碗方便面,几口矿泉水就算晚餐,打几个小盹就算休息,同志们说:“你回镇上休息,有事打电话联系。”但当我看到比我年龄大的支书们还站在堤上时,我觉得不能当逃兵。直到天亮水位渐降后我才和大家一道下堤休息。当时,我既感到十分疲惫,更感到骄傲和自豪!与民同苦,乐在其中!
三、克服困难,扎根基层工作
女同志在基层工作要克服很多困难。我的公公婆婆去世较早,丈夫的弟妹较多,家庭负担较重。多年来,我没有推卸为人嫂、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自始自终和丈夫一起同甘共苦,共渡难关。不管是在学校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还是到辛冲任副镇长,我都是一肩挑事业,一肩挑家庭。基层工作没有规律,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家庭,我将几岁的孩子寄养在幼儿园,去年暑期我将孩子带到辛冲,在车上有人问孩子:“你妈妈当干部好吗?”“不好,我总是一个人在家。”孩子率真的回答让我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但转念一想: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与其让父母搀扶着走,不如早日放手让其走,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干好工作的同时,我尽力照顾好家庭,一有时间,就尽量多做些家务,多与丈夫谈心,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我对家庭没有很好地尽到职责,但还是能得到丈夫和孩子的谅解与支持,这是我安心在基层工作的最大精神支柱!我只有扎实工作,才能弥补对丈夫、孩子的歉意!
女同志要干好事业不容易。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我都坚持跳出是非圈,不说是非话,不做是非事,珍惜岗位,珍视团结,对同志不嫉妒,不猜疑;遇到问题和不同意见时,多与人沟通,多换位思考,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和同志们的良好关系。
农村基层是个大熔炉,是锻炼人、提高人的地方。基层工作苦:苦在有责任,苦在有压力,苦在要创新,苦在自己要付出更多,基层工作乐:乐在可以直接倾听群众心声,乐在能得到群众的赞同和信任,乐在可以直接为群众排忧解难!莎士比亚说过:“女性的伟大,在于她对自身完善的不懈追求。”平凡的我知道: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希望自已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给父老乡亲以更多的欢乐,为父老乡亲们早日迈上致富桥、奔向小康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