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各地各单位也很快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按倒计时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省局领导小组每周召开工程调度会,加强督促、调度,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强调各高山台决不能因试点工作,而放松日常安全播出管理,按照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原则,扎实有效地推进试点工作。
二、满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自我加压,精益求精,切实把好事办好。
去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向我局下达了试点任务,要求在2006年3月底全面完成。xxxx多月的时间,要完成新建铁塔、新架天线、添置发射机设备,以及对1xxxx高山台的电源系统、信号处理和监测系统进行更新、机房装修改造等,总共十三类大项目,并涉及这些项目的设备招投标、合同签订、生产调试、运输安装、系统集成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工程难度大。
为保证试点工作圆满成功,广电总局十分重视,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总局王太华部长、张海涛副总局长、计财司邹伟司长、科技司曾庆军副司长等领导先后来我省考察,对我们的工作及时给予指导,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过问,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我省广电系统满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肩负对总局寄予重托的高度负责精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决心努力完成好总局交付的试点工作任务。
在省局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各高山台发扬广电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自我加压、艰苦奋斗,连续几个月奋战在工地上,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主要是:第一,高山台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为了把大件的铁塔、天线、发射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施运上山,大型汽车在山路上不能拐弯要换成小型货车,小型货车不能直接开到工地要用人工搬运,最后靠肩扛手抬才运到高山台。工程基建所需的沙石、水泥运上山也需要倒腾几次,才能运到施工现场。第二,一些台不能采用机械和爆破作业。有的台要登几百个台阶才到机房,挖掘机进不了工地;有的台位于旅游风景区,不允许爆破施工。比如,庐山701台和宁都台铁塔基础的开挖,全靠“镐挖钎撬”。第三,试点期间正值冬季、春季,不利于室外施工。**在这两个季节雨雪偏多,雾雨、裹冰使高山台室外和塔上的作业要“看天行事”。有的台天线安装,工人们在山上一等就是半个月时间,天气一转好,就加班加点,赶工期,保进度。第四,设备厂家交货时值春运高峰期,运输十分困难。704台驱车几百公里到兄弟台站求援缺少的器材;708台为保春节开播派车在南昌机场守候着空运抵达的设备。
在总局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我局以及全省高山台50xxxx名职工的不懈努力,在2006年1月28日农历除夕这天,也就是总局向我局下达试点任务的100天,就实现了6xxxx的发射机开播;2月底全部开播,3月底全面完成试点任务。
广大农民群众提前通过无线收看方式看到了中央台的电视节目、看上了“春节联欢晚会”。很多农民通过电话方式感谢广电部门
送来春节最好的“礼物”,感谢中央台广播电视节目为农村群众带去了党的方针政策、科技致富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称赞这是继“村村通”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三、运用高新技术与盘活高山台资源相结合,“两条腿走路”抓好覆盖,收效明显。
无线覆盖是一种传统的覆盖方式,但总局要求我们这次试点,不是简单地换些设施,加点设备,还要配合总局广科院等部门组织有关新技术的试验和应用,以提升传统无线覆盖方式的科技含量,优化高山台资源配置和覆盖效果。
首先是注重超前意识,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广播电视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我们在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积极跟进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科技含量,为今后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二是注重工作实效,优化实施方案。按照总局下达的任务方案,我们结合我省高山台现有资源和特点,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对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和优化。如,采用调频共用天线技术,对新建铁塔、桅杆、调频天馈线等按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对发射机增加了假负载、同轴开关、计算机控制、手机短信警告功能,增配了仪器仪表等。
三是应用高新技术,争取良好效果。比如,采用电视载频精密频率偏置技术,有效降低了同频道的射频保护率要求,并进行了电视同步广播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从而大大缓解了频率资源紧张的压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