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杨克勤先生在宣纸上书写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
[资料:一些云梦书法家的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
画外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文字的定型,经历了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由隶而楷,由隶而行,由隶而草的过程。
(9)
[现场采访之二:杨克勤先生谈自己的书法。(1)
[资料:杨克勤先生早年照片。
主持人:您是怎样学习书法的,能向观众朋友们谈一谈吗??
杨克勤:我很小就喜欢书法艺术。从七八岁起,我就坚持不断地习练王羲之、王献之和颜真卿的字。后来,受书法大师黄亮、周华琴、张昕若、邓少丰、曹立庵等名家的亲传,对赵孟頫、米芾、王铎的书法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受这些大师们的熏陶,我早年的行书一般都带有这些大师们的痕迹。
[插图:杨克勤一幅幅行书作品。
(10)
[现场采访之三:杨克勤先生谈自己的书法。(2)
[杨克勤先
生在宣纸上书写隶体文字。
主持人: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欣赏您的隶书作品,您能为这些朋友谈一谈隶书吗?
杨克勤:我自己也喜欢隶书。我们云梦睡虎地出土的1100余枚秦简在书风上是丰富多彩的。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字。对比一下与它同时的小篆是非常有意义的。小篆结体圆、正,均衡;秦简结体欹、侧、倾斜;小篆有转无折,秦简转折兼施,隶书与篆书的重要区别--圆转与方折初见端睨;小篆线条均匀不强求节奏,秦简用笔出现明确的提按和运动的节奏感;小篆笔画横竖一样,秦简出现了横细竖粗;小篆无波挑,秦简开始出现波挑与掠笔。这样就使人很容易地热爱上了隶书。
(11)
[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左德承先生复制的秦简《为吏之道》。
[秦简集字楹联:忠厚传家远,文章继世长。
[杨克勤先生楹联作品:文章史汉有心法,金石周秦生古香。
[一幅幅隶书作品。
主持人:请您谈谈如何欣赏隶书作品,好吗?
杨克勤:书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抽象而又最引人入胜的艺术被人们所接受和精神上受到的享受,从很大程度上讲它们各种书体的形质决定了他们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的空间。
画外音:杨克勤先生认为,隶书的形质表现在隶书线条的刃度上和线条与线条的搓揉力上,搓则粗犷,揉则耐秀。隶书作品的创造形质就是在完全掌握了在临帖能力的前提下进而再发展、再创造的创造组合,这个过程正摆脱了视觉和观察约束,完全进入化物我之境的境地,是情趣和境界飞跃和发展的过程。
(12)
[奋笔疾书的杨克勤先生。
[渐近的面部,一双庄严肃穆的眼睛。
画外音:茨威格说: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正是一本又一本的书籍,把杨克勤先生带到了艺术的神圣殿堂。让我们把书本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