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教师培训队伍建设仍很滞后,难以满足较高层次和较宽范围的培训。为此要把建设好一支优秀的教师培训队伍放在重要位置。一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内部教师培训,建立奖励机制,引导教师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教师,纳入校本培训师资队伍,并建立培养档案;三是各校要相应地建立自己的培训辅导教师,通过各项辅导活动,拉练一支能够完成各项辅导任务的校本培训队伍。全县上上下下共同努力,共同构建专兼结合的校本培训“师资库”,为教师素质提高提供保障。同时,也为解决这些引起切身利益问题创造条件。县局将在适当的时候表彰一批各方面涌现出来的校本培训优秀辅导员。
三、保障措施
1、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大培训格局
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目标,将县进校、教研室、电教中心与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构建我县教师教育工作大格局。通过上联下挂,将陕西师大、xx师院的专业引领与我县优质学校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学校组织发展与教师个人成长的“双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将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的结合,做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实现研训一体化;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我县独有的地方教育专家引导作用,将教师培训工作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培训效果最优化。
2、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点带面促发展
学校是教师培训体系中的重要机构,也是校本培训的重要阵地。为了推动全县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县局将整个培训项目分解成具体的、系列技能,要求各校在完成统一培训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力争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突破,使其成为本校培训工作的特色。县局将在各校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一些学校,加以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其成为全县教师单项技能训练培训基地,县局将通过召开现场会展示和观摩等形式,发挥这些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促进全县整体工作的规范与提高。
3、转变培训方式,学用结合互动促进
培训方式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县级培训要坚持“实践取向,行动学习”的培训理念,在培训过程中,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以案例分析为载体,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过程,将培训活动与日常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在“学中用、用中学”,促进教师在实践中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达到“知行合一”的培训效果。
4、培训机构转变作风,主动为基层提供服务
按照杨局长指示,县级培训机构中各业务部门要转变作风,以“三个服务”为指导思想,工作要由被动执行向主动服务方向转变。为此,要广开培训渠道,灵活培训形式,送教上门,送培到校,到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去,进行辅导、指导,抓典型,抓经验。在服务学校、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实践中,实现专业引领,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
5、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是制度保障,建立促进教师积极学习和实践的各项培训制度。二是为教师提供学习图书资料,配备专用学习、练习本。三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方便教师网上学习;三是开辟学习时间,保证教师有固定时间、有精力学习。四是实行经费分担制度,该报销的报销,该补助的给予补助,该奖励的奖励,培训是一项为教师提供的福利,尽量由学校买单,以减轻教师经济负担。
各位校长、同志们,教师教育工作影响着教师素质提升的速度与层次,决定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我们一定要抱着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我县今年的教师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我县教育质量再上新的台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