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面对家长的意见要注意反思,要有胸怀。 一是要反思此次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的优缺点,积极认真地响应家长的建议,并把与家长达成共识的东西付诸实施。二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列举“2011年12月8日收到来自家长的很尖锐的意见”一例。(程序:打开qq空间日志里的“家长信箱”——全体老师读家长“意见”——思考:收到信的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互动,请老师发言,我简评,然后谈我的想法和做法。得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有个结果,有些事情没有结果,不把事情变糟就是最好的结果。)
三、个别交流,应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
第一,接送时面对面的交流。低年级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多,这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老师能把孩子当日或近几日的情况与父母交流,又能了解孩子在家情况,而且是直接地、近距离地与家长接触,便于老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也就是了解他的生长土壤。这种沟通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虽比不上家访了解得系统深入,却以“短、平、快”为长,很有实效。但是几乎每天的面对面接触需要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清醒的头脑,一天的工作无疑是琐碎而又累人的,如若不注意,带着情绪与家长交流,那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损了家长的面子,伤了自己的自尊,后果往往是难以补救的,所以,尽量做到“情绪不好不交流”。
第二,现代通讯交流。现在,我校班主任使用最多的是手机和飞信,能方便、及时、有效地和家长进行交流。例举使用飞信的好处和飞信带来的弊端(就飞信使用中了解到的情况:频率过高、滥用飞信等)建议老师慎用飞信:尽量做到“起到激励作用的短信普发,起到鞭挞作用的个别发,随着年级的升高少发,鸡毛蒜皮的事不发”。
总而言之,家长工作是我们老师份内的事,做好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树立了和家长积极沟通并以此赢得家长对班级工作支持的意识,通过长期的接触和反思总结,我想我们都会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促进我们的班级管理动作健康顺利的发展。
扩展阅读:怎样做一个受人敬仰的优秀教师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去优化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时刻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的工作状态就是一种浅层次的存在,他的工作就会缺乏激情,当然也就缺少幸福的工作体验。有的教师会早来晚走,但他的目的在于争取评上个优秀的荣誉,在年终考核时获得更多的加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就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个教师有了高度的责任感,也就有了他特有的个性魅力。让我们做一个责任感的教师,用自己对教师和教育的理解,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尽心、尽力、尽责。
二、要甘于平凡。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礼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