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希望
孩子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初中和小学,学习的内容难度加大、任务加重,孩子心理上承受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成绩起伏、有好有差这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心情都比较沮丧,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一些泄气的话,要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要帮助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样才能赢得孩子对家长的信赖,以后有什么事情他才愿意和你说,不至于使他的问题越积越多;只有这样,你才能通过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引导他不断进步成长。家长们在孩子考试的时候都很紧张,担心孩子会考砸了,说实在话,有时候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所以我理解作为一个家长的心情。我的孩子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是在这所学校,由于自己是老师,所以,孩子的情况了解得更清楚。我曾经为了孩子的每次考试焦虑紧张,尤其是到了高三,孩子成绩一下降,自己就着急上火。我知道这样不行,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反作用,弄不好,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就麻烦了。后来,为了排解自己的焦虑,我就写高三家长的日志,把孩子的状态和自己的反应写下来,排解紧张情绪,总算安全度过了高三,孩子也顺利考上了大学。后来,清点了一下孩子高三时候自己写的日志,竟然有三四万字,这倒成了自己的一笔精神财富。孩子是自己的希望,家长总想孩子能够为自己争口气,能够将来出人头地,找个好工作,将来衣食无忧、生活幸福。但是,我们善良美好的愿望如果掺杂上自己的太要面子、急功近利和盲目急躁,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落空,使孩子朝着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方向走下去。
所以,当孩子成绩一时不理想,或者当孩子一时不努力、甚至违反了学校纪律受到处罚的时候,作为家长,你要记起我今天说的话,忍住你的一触即发的急躁脾气,告诫自己,对孩子简单粗暴,可能适得其反。静下心来,和孩子好好交流,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如果打孩子一顿能够凑效的话,这个拳头也不要轻易落下来,老百姓都有句话,叫做:有些孩子被打皮了,就是说如果常打孩子,再打就不管用了。不要轻易打孩子,打一次就要让他牢牢记住为什么打他,不要为了发泄自己作为家长的负面情绪打孩子,必要的惩戒措施还是要有的,这个不同的家长灵活掌握,有些孩子承受不了家长的打骂,那家长就要慎重。当然,我们做老师的有纪律,上级有要求不能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打骂学生。再就是提醒家长,单纯的溺爱也不可取,不要一味的迁就孩子,要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规矩的。这就进入我要说的第三个观点。
第三、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任务都交给学校,随时随地不忘对孩子的引导教育,并且是正确的教育。
有个孩子在学校打了架,还是打群架,老师问他,你为什么不赶紧告诉老师,而是自己找人揍他。这个孩子说,我爸早就给我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吃亏,他打了你,你就要打他。所以,我就要让他尝尝被打的滋味。
我不知道这样告诉孩子的家长是出于什么目的,肯定是怕孩子吃亏,但是,家长忘了重要的一点,如果是幼儿园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可能让他吃不了亏,也不会出大事,当然,幼儿园的孩子也不能这样教育。但是,你忘了,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孩子会吃大亏,从来以暴制暴、冤冤相报都不会有好的结果,那是黑社会的规则,难道做家长的要将孩子推向黑社会吗?一个高中生,身体上接近成人,心理上还不成熟,在这样的家长教育之下,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出大事,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看似弱小的被挨打者,一气之下,拔刀相向,把身强力壮者捅死,两个家庭因此陷入灾难。
所以我说,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家庭的教育不可缺少,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各种心理的学生很难说面面俱到,家长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强大同盟军。我开始的时候说了,我们是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担负起各自的职责,才能把教育孩子这件大事做好。不要出现学校教育两星期,毁于家长两句话的局面。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谦逊、懂礼、文明、宽容、忍让、感恩,进取、吃苦。在这里,我也要向家长们提个要求,我说的话可能不大好听,因为是一家人嘛,我就不绕着弯说。我们知道身教重于言教,作为家长,如果你现在的修养距离我刚才说的还真有距离的话,当然,我承认我也有距离,可能比家长们的距离更大,那么,我希望,家长们一方面做出我们的努力,一方面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现你与这几个词相违背的一面。举个例子,我们自己在孩子面前都不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能希望孩子会有感恩之心,会将来孝顺你吗?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不需要我多说。
第四:一定要与学校、老师、还有自己的孩子多沟通、多交流。
很多事情会在缺乏沟通中造成被动局面,或者变的越来越糟。有个家长前些天告诉我,说是孩子的数学老师讲的不明白、语速太快、进度较快,孩子跟不上、听不懂。我接了家长的电话后,赶紧找这个老师交流,他承认自己讲课快,并且有时候觉得学生应该明白了,有些步骤就不讲。我和他谈话之后,他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