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学生,共有十一名学生考上了十堰市一中和郧阳中学,首届毕业生廖燕、熊懿心、郭晓琳到一中后,展示出了我们毕业生的强劲实力,获得一中的奖学金,一中领导亲自将喜报送到了我们学校,同时,现在一中就读的付云松,在整个十堰高中体育届早已凭借他的实力,成为了绝对的明星了,他多次在市高中体育运动会上获得冠军。另外,xx届毕业生,胡蔚然、吴诗棋在郧阳中学也分别在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两方面独占鳌头。他们不仅展现了自身的实力,而且也为母校增了光。各位家长,在这里我最想给大家的分享的是,我们是一个新兴的私立学校,我们的优质生源极其有限,我们在中考中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我们的毕业生的高质量,完全是我们全体老师在以陈校长为首的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体九年级老师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再加上各位优秀的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共同完成的。我们首届毕业生,二十一名学生五名学生考取重点高中,这五名学生刚来到东山苑学校的时候资质平平,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在过去学校属于典型的问题学生,比如刚才提到的付云松,他们父母就对我们说过,如果不是转到了东山苑,不要说一中,就连普通高中都肯定上不了,他自己也曾跟我说过,东山苑是他一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考上郧阳的罗贤望,转到我们学校之前,曾被他的班主任当着他家长的面定性为这个孩子是个弱智,不用考虑在读书的这条路上指望这个孩子什么,后来在一中拿过奖学金的熊懿心是罗贤望的表姐,她原是武汉的一名学生,在过去曾经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问题学生,说实在话,第一个学期结束之后,我们已经将她列入了要限制入学的对象,在家长的再三恳求之下,我们答应给她一次机会,最终将她转变了过来,还有来自郧县南化的廖燕、郭晓琳,虽然这俩孩子学习态度不错,但由于县市差别过大,刚来那会,学习总感觉跟不上,数学只能考六七分,学生一度有过要放弃的想法,是我们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树立她们的信心,最终使她们坚持到了最后,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许多的学生中考之后跟过去的同学相比较,都发现原来跟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中考成绩却远不如自己,考上一中的余泳辉,他的成绩跟过去的同学一比,发现原来比自己成绩要好很多的人却仅仅只考上了二中,甚至还有二线都没有达到的,来自房县的任宇诚是九年级转到这们这里来的,来的时候家长的要求只要考上二中就不错了,结果考上郧阳中学。不仅是这些考上一中的同学,其他考上普通高中的同学也都基本达到了他们的最好的成绩,中考中考上二中的徐州同学,他的妈妈在给他报名的时候,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这是我这么多年给你报名缴钱最少的一次。因为这是他唯一一次通过自己的实力考上去的学校。过去到哪所学校因为成绩基础差,行为习惯不好,都得要家长花钱买着上。各位家长,在东山苑,像这样通过各方努力最后取得巨大进步甚至是重大转变的学生还有很多,在这里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列举事例了。
当然,我们十分清楚,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与各位家长长期在家对孩子的良好家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的家长对于我们的工作十分的支持与配合,这也是我们孩子有所重大进步的重要原因。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交流,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学校配合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我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给各位家长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经常性与您的孩子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二是学校禁止带的东西,要配合学校督促孩子,绝对不可带的比如手机、mp3、大量的现金等等。三是不要学生一个电话要求回家,就马上给班主任打电话,你一个电话,班主任就比较为难了。很多时候孩子回家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只是想回家看看电视,上上网,玩玩游戏等等。当然,有些时候孩子有重大问题,这种情况应该另当别论。四是对于学校和班上对孩子所作出的一些处罚,家长们请站在家校的角度要多理解多支持,切忌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其他的什么情绪,这个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好处。
家教是孩子成长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如何做好家教呢?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对孩子要有期望,但期望值不能过高。更不能过低。据我了解,其中考试结束后,大多数家长都没有看看孩子的试卷。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付出了努力,毕竟十根手指有长短,不可能人人得第一,不能因为一次或两次的没考好而批评、指责、埋怨他们。你的孩子其实可能更苦、更累,他们也需要理解与尊重。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由于贪玩而没有考好,我们必须严格批评。
2.家长要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去和孩子交流,现今的孩子都很有思想、主见,他们并不仅仅满足家长物质上的给与,他们更需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交流。作为家长,要在与孩子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孩子,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是好样的。
3.我们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