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一部分家长提出了:从小班开始就该进行写字、算题、认拼音字母的教学,并且认为小班不学东西,不上小班,直接上中班,怕的是上小学后跟不上。其他的我们且不说,但就孩子的年龄来说,我们面前的孩子只有三、四、五岁,有的还不足三岁,他们从出生到现在才有几年,他们会走路才有几天,孩子们应该拥有健康、快乐、活泼的童年,我们有什么理由用枯燥的知识来充斥他们本该丰富多彩的童年呢。而且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并不仅仅在于知识技能这一方面。当然在知识方面我们还是有合理的安排的,比如说语言能力的培养,孩子在3至5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尽早的识字、背诗、阅读是必须的,在此时积累了大量语汇,孩子的理解能力会大大提高,语言能力发展的速度是其他任何时间都没法比的。所以我们将识字、阅读贯穿于幼儿园活动的始
终,背三字经也为了让孩子在记忆的黄金期接受中国经典诗文教育,等孩子将来长大了再来咀嚼的时候至少不会像我们遗憾当初语言的匮乏。关于写字,我们坚决不主张小班写字,就是中班我们也只是涉及简单的数字和字的基本笔画的书写,到了大班我们才开始扎实地抓孩子的写字姿势、拿笔姿势,学写简单的独体字。其实大班应不应该写字也存在争议。为什么呢?首先,三四岁孩子手的骨骼发育并不完善,往往拿不住笔,如果硬要他们扛着笔去练,孩子会很累,甚至会导致手指的变形。其二,由于生理原因,孩子的姿势会走型,而错误的执笔姿势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所以关于写字的安排希望家长能给与我们理解。关于算题,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抽象的数字符号不易理解,所以在幼儿阶段我们首先培养孩子对具体事物的分类、归纳、整理的能力,让孩子在具体地操作中形成数的概念,从而逐步过渡到算式。再者,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他应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孩子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是数学的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1+2=3的结果。举例……至于英语主要是以听读为主,培养孩子的语感,至于写那是完全违背孩子的发展的,当然家、园必须为幼儿提供英语环境,比如看光盘、听录音等。
每次大班升入一年级我都会跟踪观察,从连续两年的回访情况来看,幼儿在各方面确实较以前有了提高,而且能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然而适应的最快的却不是掌握知识最多的孩子,而是各种常规习惯培养的好的孩子,由此可见幼儿园就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调查问卷中家长还提到了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任性、不如在幼儿园听话、不善交往、性格暴躁等。对这些问题我们非常重视,会积极地了解孩子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寻找对策。其实有时候,孩子偶尔撒娇、发脾气是正常的,这是他们发泄的一种方式,也许在某些方面他们受到了压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不妨先让孩子发泄,等他发泄完了再去问明原因,进行劝导。如果长期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应该从家庭教育找原因了:孩子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孩子由谁带大(调查发现多数由祖辈带大的孩子习惯不好)?孩子周围的环境怎样?其实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老师。马克思说过:“父母的职业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美化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的心情愉快,而嘈杂的环境则会让孩子心情浮躁,“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更责无旁贷。父母的性格以及不良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做父母的不可能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