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遇到你觉得很幸运。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帮我分析分析目前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孩子究竟是怎么了。拜托了!
我的答复:
你说的这种情况,很普遍。当家长的,尤其是高中生的家长,谁不希望孩子学习努力,学习刻苦用功,以便有一个很不错的学习成绩,将来能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在目前中国的用人体制下,我们当家长的有这样的心情,再正常不过了。你可以说不重视成绩,但未必敢说可以不让孩子上大学,或者说不上重点大学。而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在现行的教育选拔体制下——那就要有一个很不错的考试成绩。成绩如何取得?唯有在各科学习上下功夫:多读,多记,多背,多理解,多练习。舍此,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问题是对于这些,我们是这样认识,可孩子是否也像我们这样想呢?因此,我觉得,我们是不是首先放下对孩子的成见,经常和孩子推心置腹的交流交流?通过交流让孩子说出他(她)真正的想法,说出他(她)的打算,说出他(她)对我们家长的意见。我想,只要我们能让孩子感到我们是尊重他(她)的,是在乎他(她)的,是重视他(她)的想法和意见的,是想帮助他(她)的,我们说的话他(她)就会考虑,或者说就能听进去。
不满意孩子的做法,不要憋在在心里——那样很压抑,孩子都大了,也很容易看出来,只能把关系弄得更隔膜更僵,不如以恰当的语气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应该做得更好;也不要仅停留在口头上督促,更不要唠叨,应该想办法和孩子一起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以一种让孩子较能接受的方式,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但不要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应多些对孩子的欣赏,一点一点地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恰当的赞美。我觉得,这样做,既可以融洽与孩子关系,增强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感,也可以让孩子增强自信心——孩子自信心增强,将会变学习被动为主动。
也可以尝试创造能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家庭氛围,比如,孩子回家,可以事先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礼物;或者把孩子的房间按孩子的喜好重新布置一番,或者……这样做,肯定让孩子的心情得到调整,让孩子内心有些触动甚至感动,他(她)也许会想:妈妈、爸爸很辛苦,很为自己着想,很理解自己,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孩子回到家想多睡,我觉得这还不能单凭此说明孩子懒,不刻苦,是不是考虑考虑还有其它原因?然后想想,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也许是孩子学习太累,身体吃不消;可以给孩子买些比较有质量保证的补品,海参什么的,这也是给孩子的一种积极心理暗示。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是不是也适当降低一下对孩子的期望值?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唯一,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自己的擅长和短板,不要攀比?望子成龙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有一个平常的心态,让孩子没有过重的心理包袱,让孩子多些自由的呼吸,也许对孩子的学习、事业更有帮助!
你说遇到我很幸运,其实我觉得幸运的应是你,从你的话语里,我感觉到你的女儿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她希望独立自主,她不愿意你拿她和别人比,这说明,她很好强,她正渴望得到你的理解和认同,你正应该和她多交流多沟通,你只要蹲下来想办法走进她心里,我觉得问题终会解决的!
第二,教育孩子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前几天,和高三的几位学生家长交流,这几位家长都说到高三重要,可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流的事。他们说孩子回到家里,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不耐烦,不说;说说孩子,孩子又不愿意按他们的要求去做,更甚的是,很多时候,孩子还拧着来,为此他们很苦恼。他们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告诉他们的很简单,我说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比如,问孩子做作业了吗,语调如果很高,语速很快的话,孩子从中首先得到的信息不是父母在关心他(她),而是家长不信任他(她),或者是父母因对他(她)把作业做好没有信心而不耐烦;他(她)当然会更不耐烦,有的孩子因怕批评可能选择回避,有的可能选择撒谎。久之,孩子的心理必然逆反。如果把语调降下来,语速放缓,表现出平心静气、和颜悦色的状态,像是平常聊天——“孩子,做作业了吗?”孩子听了肯定感到很温暖,并从中汲取力量,与父母好好交流,好好努力来回报父母,因为他觉得父母尽管很忙,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但仍抽出时间正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关注着自己。
另外,我还列出了家长教育孩子时可能说的几句话,让他们回家做练习:
1.近段学习怎么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