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何培养意商,同佯也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既然意商与人克服困难密切相关,家长就不应该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点挫折和困难大惊小怪、揪心焦虑?更不能借口孩子能力不足而事事包办代替、越俎代庖,而是要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协助孩子积极地去克服困难,甚至可以创设一‘些适度的困难情景.让孩子独立去面对:要相信孩子身上有着家长未曾发现的、比家长想象的要大得多的潜力。要相信只有通过困难和挫 折的磨砺,孩子才能真正成熟起来:对于学校而言,更应该在学生意商的培养方面责无旁贷:然而我们发现。尽管挫折教育己在教育理论界提倡了好些年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并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如果我们培养的是一些除了会读书、能应考就别无所长的“专才”,培养的是一批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奇才”,培养的是下群一有挫折便“缩头”,偶遇困难就“袖手”的“怪才”,那么我们就造就了一代精神上的“缺钙”者。这将是学校教育最大的失败和悲哀。要使年轻一代都能成为,“站直了,别趴下”的一代强者,我们认为首先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观念,把培养学生的意商放在与智商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加强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其次,要制订与培养智商同样详密的计划,把培养学生的意商有系统、有步骤地加以安排,并真正落到实处,再次,要加强评价与督导,把意商的培养状况作为衡量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项必备内容:只要切实采取以上措施,就能够把学生培养成自理、自立、自制、自强的一代新人。
家长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相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为将来学生的升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良好的基础。
最后,借用我们学校贾校长的一段话与各位家长共勉:“我们重视学生的成长,而不仅仅是成功;我们重视学生的人格,而不仅仅是成绩;我们重视学生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接受;我们重视学生的终身,而不仅仅是现在。”
衷心祝愿你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愿你们工作顺心,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