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家族对孩子不可谓不爱,但不是仅仅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而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勤勉节俭,珍惜财富,先做好了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这样的爱才是智爱。爱并不是坏事情。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来一半。问题是现在令人害怕、害了孩子的溺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那种不顾后果,缺乏理性,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二、尊重并理解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也是学生的家长,我和每个家长心情一样,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常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不仅厌烦且时有顶撞之事发生,这使我很苦恼,光靠施压是压不出成绩来的,相反还会引起孩子的抵抗情绪,从而使孩子成绩下降,其实对孩子来说,他要经过情感成熟、一般社交能力的成熟、智力成熟、鉴别或感知自我等历程,是人渴望已久的从儿童到成人的最艰苦的过渡时期,他们羽毛并不丰满却又渴望飞翔,所有青春的梦想、冲动、彷徨、迷茫、压抑和忧伤都因此而生。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那些本该由他们自由涂抹的鲜艳、亮丽的生命原色已被染上了浓浓的灰色,很多孩子已经让生命中的沉沉负荷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社会、学校和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从而达到成人成材的目的呢?我们只有尊重并理解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合格的家长。但这个家长未必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过人之处。
现在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大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国很多家庭存在过分保护、过分干涉等到不良的父母教养子女方式,爸爸妈妈们要么一切包办,要么企图左右孩子的认识和意志,但是21世纪需要的是有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的人,父母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阻碍了创新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发展,而这些与学习是有紧密联系的。大量实践表明,孩子的潜能如同空气,可压缩于斗室,可充斥于天地,民主宽松的家教氛围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挥。这些孩子有个性、有见解、独立思考能力强并且尊重他人、乐于助人。
家校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所以给孩子以尊重和理解,给学校以尊重和理解,也只有了尊重和理解,学校才能按教学规律办事,孩子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家长可作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同盟军,让我们家校联起手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这里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三、当孩子犯错了,怎样批评才最有效
对于一个孩子。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成才尚且难免,何况孩子?作为父母,当孩子犯错了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批评才最有效果呢?
1.就事论事。
孩子犯了错误,切忌不问三七二十一,出口就骂、动手就打。小孩子做错事有些是故意的,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父母应给孩子分析错在哪里,并说明为什么错了,耐心的帮助、教育。如有些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要求回家做好事的宣传和鼓励后,就主动帮父母刷碗洗碟,结果在忙乱之中反把碗碟给打烂了,孩子这是好心办了错事。对此,父母就不能过多地责怪孩子,而应教给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并提醒他今后做事既要快中求稳,又要量力而行。
处罚孩子时先要让他明白犯了什么错误及错误的严重程度,就事论事,切忌无休止的重提孩子过去的错误,或者提出与此不相关的事加重处罚。否则,那些暴躁、蛮横、专制的后代就在你的粗暴的教育下产生了。
2.一件事不能处罚多次.
父母对犯有错误的孩子的批评要直截了当,实事求是,切不可以偏概全,更忌使用诸如“你真笨”,“你真没用”等话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批评要就事论事,与此事无关的内容就不要提及,待孩子有所改进后还要及时的给予肯定,以后对这次错误就再也不提了。切忌因孩子犯了一次错误就天天唠叨,也不要新帐旧帐一起算,或集中“火力”进行“狂轰滥炸”。
孩子犯了错父母的态度要一致,应由一方处罚,不要父亲处罚之后,母亲再来处罚。如果父母在批评孩子的问题上发生了意见上的分歧,父母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或生气,而要避开孩子心平气和的认真讨论一下,待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批评教育。相反,则会培养出沉默,孤僻的个性。
3.要善于把严格和宽容化为一体。
“严格”表现在对孩子产生错误行为和危害性的分析上,语重心长,语可重,声不一定粗,更不要用威胁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