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精英之花必将绽放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精英之花必将绽放。
看到前两次考试的成绩,不少家长可能心存疑虑:精英班怎么了?我的孩子怎么了?不少学生也这样感叹:在初中考不上90分都难,在高中考上60分却更难。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局面并不是一中的教学模式造成的。问题在于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的巨大反差。孩子们在高一高二阶段要学习九大文化学科,仅教材和相关的教辅资料就有好几十本,要把是所有的问题都弄懂,不容易。另外,高中各科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初中高得多,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要求学生会学,要很快适应这样的思维方式更不容易。历届高一大都是这样的情况。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学校早做好了部署。
一、以创新班带动精英班的发展。
这届高一的授课教师几乎是在上一届高三取得突出战绩的原有成员。我们这个年级的特级教师、教研组长、各学科的备课组长几乎都在精英班有教学任务。学校纪委书记、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杨智慧老师,学生科科长历史老师王燕萍,教务科副科长兼年级组长数学教师郭华秋,学生科副科长兼高一年级书记化学教师熊新民,教务科副科长物理教师杨开文就在精英班上课;特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邓传辉老师就是405班的班主任,班主任标兵龚小明、教学标兵彭岚、杨习海、吴学新、李子绒等都是精英班的班主任且都在精英班有相应的教学任务;教研标兵冯永忠、郑圣国也在精英班授课,生物老师周霞、李小玲、地理老师余亚洲、邓少玲、历史老师余宏波、易柳梅、化学老师韩建德、丁美琼、英语老师刘友源、语文老师李芳、政治老师陈峰除了创新班也在精英班有授课任务;夏金林、夏晓林、蒋琼林、江来军老师兼任外县班与精英班的教学任务;经验丰富的钟华兴、严定刚、曹继元、田光明、胡友军、郭国清,还有激情澎湃、活力四射的李学、徐颖、陈湘蓉、李志雄、尹肇晖、文芳、张程明、郭艳辉、崔黎、郁文庆、龚昆明、罗立峰等青年老师在这个团队。我也一样,除了400班,还上有410、411、412班的物理课兼410的班主任。这样的安排,就是要以创新班带动精英班的发展。
二、用我们的付出促进精英成长。
虽然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具体的要求,但是老师们并不是在条条框框下机械地工作,而是出于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对事业的那份追求和对学生的那份热爱。因此,在晚上可以常常看到老师们在办公室加班的身影,也可以常常碰到老师在课间为学生解答问题,经常有班主任和学生个别交流,经常有老师把学生约到办公室个别督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里我用一串数字把自己的常规工作跟各位家长作一个简要汇报:
每天备一节课或做一节习题;
每节新课要准备一个课件;
每周要座一次晚自习;
每周参加一次班主任例会;
每周参加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
每天至少要检查2次学生的到校情况;
已和本班所有学生个别交流2次及2次以上;
每周上2节物理奥赛培训课;
每天督查学生眼操和课间操3次;
每个周六要上六节课;
每天早上7点左右到教室;
每天课间要解答约10人次的问题;
每天下午18点左右离开教室;
平均每天要在讲台上站150分钟;
每次新授课后要翻阅学生作业660人次;
每天差不多要在教学楼走900级楼梯。
我的这些常规工作还不足以成为高一教师团队工作的缩影。我不是优秀班主任,更不是班主任标兵。可见,其他的老师和班主任比我做得更好。因此,精英班的学生在前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军训模范连精英班就有3个,会操优胜连精英班就有4个。
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为412班。
期中考试成绩年级排名靠前的在精英班中也大有人在。第一梯队里就有55人。
可见,孩子们在精英班也能卓越发展。
三、举社会之力建设英才摇篮。
把一中建设成为精英人才的摇篮是校长室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学校正在不断扩充资源,奠定基础。
学校的发展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关心。孩子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全部梦想。家长和老师本来就是一条战壕中的战友,我们只能携手并肩,共同战斗。
我觉得,面对孩子们在奋进过程出现的失败,要淡定,面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要坦然。我的学生喜欢叫我淡定哥,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我还觉得,作为家长,只有营造出好的家庭氛围,才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这样才有助于孩子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