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学院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演讲词第2页
的经济资助体系,特别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从经济上解困,实现我院“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经济原因辍学”的郑重承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工作新领域。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崭新的事业,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能够拓展的空间很大。抓这项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内部挖潜”,积极开发新的助学岗位;一手抓“外部拓展”,积极加强和劳动、民政等政府组织,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其他社会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助学岗位。积极调处学生和用工单位的矛盾和纠纷,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做困难家庭学生的“保护神”。积极协调教育、财政和商业银行等合作部门,简化贷款手续,增加贷款额度,使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享受助学贷款的资助,切实减轻经济和心理负担,从而安心治学,砥砺成才,报效社会。切实加强诚信教育。适时建立以学生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对学生诚信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为积极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而努力。=、多措并举,协同配合,坚持服务育人。我深深感到,经济资助只是解决了贫困生最迫切、最基础的问题,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对贫困生进行“知识资助”、和“精神资助”,它们与“经济资助”同等重要。我们知道,经济困难学生除生活困难外,在学习成绩、学习条件等方面也存在困难。如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英语听力及口语能力较差等。我们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想方设法为他们开小灶,加加班,提升它们的学习能力,把贫困家庭学生的短处补长,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适时进行“精神”资助,减轻贫困生心理压力。我们要利用各种机会召开表彰会、见面会,组织受助学生与资助人座谈,受助学生向资助人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提醒受助同学问候资助人,使受助学生在与资助人的接触中体会到来自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同时,要不定期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去敬老院慰问、参加学校公益活动等,使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克服心理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建立回报国家、报答社会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