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撰写述职报告有两个常犯的错误:一是过于求全,生怕遗漏了自己的工作成绩,于是就来了个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看上去似乎面面俱到,成绩不小,可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把所有的工作都“平分秋色”,毫无主次之分。二是过于突出个别政绩,全面工作情况得不到有效反映。事实上,述职报告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评功摆好,而是为了说明是否称职。因此,写述职报告必须全面而又有重点的把履行职责的实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表现出来。所谓“全面”,就是把全部工作分成几大类,概述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同时,也客观如实地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所谓“重点”,就是紧紧围绕“职责”二字,详细叙述几项有代表性的工作业绩。要以“面”反映工作的量和质,以“点”来展示工作的手段、方法和能力。这样,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写出来的述职报告就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要以叙述为主,兼用议论
述职报告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说明,即述说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述说自己在职权范围内,做了哪些开拓性的工作。在叙述和说明的同时,也兼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即对自己的任职情况有一定的分析和评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当然,这种议论和政论文中的议论不同,它不是架空的,也不能是长篇大论的,而只能是从工作实际出发,画龙点睛的、恰如其分的议论,做到“辞达而已矣”。如果只有叙述没有议论,就会变成罗列现象,堆砌事实;如果议论过多不重叙述,给人的感觉就会是空洞无物,华而不实。所以,写述职报告一定要把观点和材料统一起来,虚实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三、竞聘报告的写作要求
鉴于竞聘报告与述职报告在写作目的、作用、身份和内容的不同,在写作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实际出发,内容要实在
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这是每一个公务员必须遵循的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则。因此,竞聘者无论是竞争本部门的岗位,还是应聘外单位的工作职务,首先都应当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认真了解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要,从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只有在掌握大量具体而真实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既符合客观实际又切实可行的施政构想。
由于竞聘报告是针对“竞聘”一事而写,因此在内容上必须紧紧围绕“竞聘”的主旨展开论述。针对“竞聘”,就要说明竞聘的目的和理由,竞聘成功后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以及保证目标实现拟采取的各种措施等。对于这些内容,必须写得实实在在,具有可行性。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高竞聘的成功率。事实证明,在竞聘报告的写作中融入虚言浮词和故作卖弄之语,绝对不会引起听众的任何好感。相反,只能令人嗤之以鼻。
2. 强调优势,把握好“度”
既然是竞聘报告,竞聘者就必然要将自己胜任该职务的主要优势作为重点内容之一,既要展示才华,也要展示德行,但又不能说得过头。这个“尺度”很难把握,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费一番心思,仔细揣摩取舍。一般而言,对于个人的主要特长及工作实绩一定要讲,但不可铺张扬厉,不宜写得过于具体,使听众了解即可。对于同一类工作业绩或成果(如科研项目),如果不止一项,一般选择其中一两个突出的加以介绍,而不必面面俱到。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不致给人罗唆之感。
3. 把握好竞聘报告的语体特点和风格
在语言表达上,竞聘报告的写作必须适合演讲的场合,必须符合竞聘者的身份,语言要质朴,态度要诚恳。要多用符合口语表达习惯和听觉习惯的句子,避免书面语过多的倾向;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