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序渐进,夯实基础。语文教学因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因教学上的一些差异,有一个适应过程,需把大力气让学生适应,特别是课文的学习,原来主要靠老师领着读,而进入初中要学生学会自读,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课文,如何掌握课文中的知识。我认为其中的学习方法的传导特别重要。
2.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知识分散、头绪繁多 (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 ,很容易让人感觉不知如何下手,似乎下了手也会一无所获,陷入学不学成绩差不多的尴尬境地。为此,我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培养起学生读书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写一手好字的习惯。我觉得,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必然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3.培优促学,全面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习上同样道理。我会及时的发现阅读、写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并把它们树为语文学习的榜样,这对于这些优秀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带动其他同学努力进步。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有教无类”,不能歧视差生,不能溺爱尖子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面向全体,为后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下大力气取得全面发展和进步才是真正的成功。
最后感谢大家能倾听我的肤浅思考。更希望在座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我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