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工作目标。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始终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刻理解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把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团结起来,努力形成人心凝聚、活力四射、干帆竞发的发展局面,举全市各方之力,共谋发展之大局。要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讨论,广泛建言献策,努力提出有见地、有份量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全面落实。
第二、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积极建言献策。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贡献力量。当前,我市正处在历史性的发展关键期,各级政协组织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理性而敏锐地把握历史性的战略机遇,要把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作为当前政协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推动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要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在政协工作的突出位置。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目标。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协调,一起推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近年来,经过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面对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与现实的需求,政协组织应该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这就决定了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政协组织要把为和谐社会服务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找准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社会的稳定和谐贡献聪明才智。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搞好人民政协内部的协调,促进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工作,为构建和谐乌市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努力巩固和发展心齐气顺、政通人和、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四、要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国政协已经审议通过了新的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秘书长会议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提案工作条例和委员视察条例,以及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条例等,我们要参照这些制度,结合市政协工作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要注意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
第五、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协组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目标任务,给政协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政协组织只有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提高工作水平,肩负起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要讲一步加强理论和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要树立履职为民的观念,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机关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增强履行职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回顾市政协5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无比自豪;展望人民政协美好的前程,深感责任重大。在新的征程中,市政协将在市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各界、发扬民主,突出特点、发挥优势,认真履行职能,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后的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