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都在思考:怎样的班主任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完美?怎么做才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因此我尝试扮演各种类型的班主任角色,柔声细语和颜悦色的姐姐型;循循善诱、口耕不辍的慈母型;精诚所致、推心置腹的挚友型;横眉冷对、不讲情面的暴君型。我被大多数学生爱戴过,也被少数不理解我的学生记恨过。在严与慈,刚与柔,惩罚与宽容的轨道上,我时而偏左时而偏右,不同品质的学生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记得xx年带初三(3)班的时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带着一副很严厉的面具面对我的学生,直到有一天我的学生告诉我“老师,你笑起来很好看”。后来我就反思自己,要传递一些正能量给我的学生,要让学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感到幸福。我翻看了一些有关的书籍文章,美国本土的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不那么有名,在十九世纪的最后时期,他聚焦于人的行为与情绪的研究,提出一种简单而强大的“表现”原理——“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你像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一个多世纪之后,英国人理查德•怀斯曼通过《正能量》一书,让这一理论广为人知。情绪和行为可以相互影响,我们的主动行为,可以导致我们想要的情绪发生。后来我就常常微笑着面对我的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原因,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我可能跟同学们心目中完美的班主任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一定用“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八个字诠释一个负责的班主任对班级,对同学的热爱,也力争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良师挚友。
三、班级管理中多采用“鼓励合作——用合作来取代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