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断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一是继续实施科研平台提升计划,加强科研平台、团队建设与考核。加强现有19个省厅级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的建设,积极探索科研平台和团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好xx省高校“xx协同创新中心”的答辩准备工作,争取获得立项建设;强化科研考核和管理,落实科研任务分解方案。二是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进校经费稳步增长。根据我校上半年纵向科研项目立项和产学研合同签订的情况来看,今年科研进校经费数量距离去年还有较大差距。各单位一定要结合本学科专业实际,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横向联系和合作,大幅度提高横向科研进校经费的总量,确保我校科研进校经费稳步增长。同时,要进一步推进“博士教授企业行”活动,加强与“企业科技特派专家”的联络与沟通,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这些专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是继续加强科研成果鉴定、总结和报奖工作。我校专利申报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利申报时间太长,命中率不高。在下半年的专利申报工作中一定要努力帮助老师提高申报成功率。要做好教育部科技成果奖、省科学技术奖、市科技进步奖等奖励的申报工作,加强我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或参与外校科研团队,进行联合申报,争取今年在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上有所突破。四是继续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实施新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奖励等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纠正科研项目管理中某些“重立项、轻结项”的现象。
(二)以提高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1.切实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全面、深入推进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加大成果、经验总结和推广力度;慎重组织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草案的调研与讨论,形成初稿;加大新专业建设力度,严把专业建设标准;初步研讨专业评估试点工作,开展专业评估准备工作。以两个省级信息化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强化课程结构的系统性、科学性;加强网络课程选修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双重手段切实强化网络选修效果;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强化以效果为导向的检查验收工作。
2.深化课堂教学管理与改革。建立校领导听课日制度,充分发挥校领导、教务处、学校督导团、学院督导组、学生教学信息员五个方面的听课评课、教学督查作用,使课堂教学管理更加全面、深入、细致、到位;继续组织好“博士教学论坛”和教育信息化研讨活动;认真组织好相关院部教师参加省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力争优异成绩;开展“课程中心”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工作,督促多媒体教室任课老师将必要和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使用。
3.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管理。高标准组织好xx年全校师范技能大赛、实践教学成果展,继续组织好下半年各学院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初步研讨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和过程管理方案制订工作,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细致督查近三年获批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工作;鼓励和指导各学院建立稳定的校内外有影响的实习基地。
4.认真组织好考研考赛工作。加强考研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加强考研相关的硬件建设、辅导课程建设、组考、复试、调剂指导等工作,注重效果,形成合力;强化考研目标管理验收;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等工作的经验推广。切实加强下学期相关学科专业竞赛组织工作。
5.建立健全有关教学制度。在吸收去年收集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调研,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进一步修订并出台《xx理工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和《xx理工学院鼓励学生考研实施方案》、《xx理工学院校领导听课日制度》、《xx理工学院教学场地管理补充规定》等相关教学制度;组织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改进,进一步加强课堂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做好更新综合教学管理系统的调研及实施方案,争取为明年更新系统做准备。认真做好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原计划今年开展“教学十佳”评比工作,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所有新增评比表彰项目要报省教育厅审批,所以“教学十佳”评选工作要等省教育厅批复再开展。
(三)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根据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按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启动学校章程修订工作。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调整校学术委员会组成人选,修订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发展、学术评价、执行学术规范中的主体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