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素质和作用直接影响着党组织的战斗力。要继续鼓励党员迎着困难上,迎着问题上,把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到工业立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中。
一是做学习的模范。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能否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以及总揽全局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每个共产党员就要坚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不断研究新问题新事物;就要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实际,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如果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如果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就难以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就难以在自己的工作中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就难以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因此,广大党员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努力学习本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是做无私奉献的模范。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类世代延续的奉献精神。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就不会有人类社会长足发展的今天。尽管奉献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但不论怎样,奉献精神却是永恒的。共产党人把人类伟大的奉献精神发扬光大,推向了新的时代高度。共产党人的利益同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这决定了共产党人必然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也决定了共产党人必然把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全部利益,此外再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每名共产党员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舍弃个人的利益,以自身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崇高的人格力量来树立党的形象。
三是做艰苦奋斗的模范。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反对享乐主义给党带来巨大威胁的制胜法宝。就其本质来说,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它不仅体现在思想作风上,而且见诸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百折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是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