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这次部门换届为契机,加大对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目前全县41xxxx县管领导干部中,30岁以下2xxxx,35岁以下的7xxxx,40岁以下的19xxxx,其中部门班子中有3xxxx的班子配备了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共2xxxx),另外还配备了女干部3xxxx(其中正职xxxx,副职2xxxx,委员xxxx)、党外干部xxxx;2xxxx乡镇班子中都配备了35岁以下干部(共4xxxx)和女干部(共2xxxx,其中正职xxxx,副职2xxxx),党外干部xxxx。二是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针对部门换届后后备干部比较缺乏的实际,今年在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下,通过组织推荐、笔试和考察等共选拔了20xxxx县管后备干部。同时,对他们进行跟踪考察和分类重点培养,有意识地安排后备干部参加芙蓉水库移民安置、农村后进薄弱村蹲点整治工作组、村委换届选举以及抗非等工作难度较大工作组的实践锻炼。三是制定了人才强县战略。今年上半年,分别就三支人才队伍现状、存在问题及下步对策措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人才工作任务,制定了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措施,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10月份县里还评比表彰了1xxxx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一是全面实行领导干部任免票决制。在2001年干部任免试行常委会署名票决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去年和今年又全面实行了干部任免常委会无记名票决制。自实行这一制度以来,已对17xxxx干部的任免全部实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并全部一次性通过。二是多形式开展公开选拔活动。采取“双推双考”、“一推双考”等多种方式公开选拔部分副科级领导干部,如去年拿出了xxxx副科级领导岗位进行公开选拔。同时,将公开选拔这一形式延伸到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去年推出部分乡镇团委书记和妇联主席的岗位面向全县进行公开选拔。三是实行领导干部重大问题定期报告制度。从2002年执行情况来看,共有5xxxx县直单位和2xxxx乡镇的416位县管领导干部按要求对个人重大问题和收入情况进行定期报告,其中有198位领导干部对213项个人重大问题进行了补报。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1、实行以“两推一选”为核心的村干部选拔机制。在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3xxxx村支部实行了“两推一选”,占99.xxxx;33xxxx村委会进行了公推直选。通过换届,共选举产生村支委99xxxx,其中支书33xxxx;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33xxxx,委员73xxxx。通过换届新一届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文化结构得到改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村级班子更富有战斗力。如新一届村委会班子职数有所减少,主任和委员总数为107xxxx,比上届减少17xxxx,村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6xxxx,比上届提高了1xxxx百分点。2、实行“三推一定”办法培养发展农村党员。即:在确定发展党员培养对象时要事先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群团组织推荐,然后由支部作出决定;同时,在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和转正三个环节上都要通过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度测评。实行“三推一定”,实现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发展党员领域拓展,解决农村党支部后继乏人问题,纠正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认识偏差和不正之风,消除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对待入党的顾虑,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量质并举。1999年全县农村共收到入党申请书1238份,2001年实行“三推一定”后,共收到入党申请书3559份,是实行“三推一定”前的2.87倍,其中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228xxxx,占64.xxxx;经济能人165xxxx,占46.xxxx;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45xxxx,占73.xxxx。2002年和2003年每年收到的入党申请书均在2000份以上,拓宽了农村党员发展的源头。实行“三推一定”后,全县共消除发展党员“重点村”7xxxx。3、狠抓后进薄弱村的整顿。我县已连续五年实行了县乡领导挂钩联系后进薄弱村制度,每年都要倒排出3xxxx左右的村进行集中整顿。对少数经济落后、矛盾突出、影响面大的“重点村”由县里派工作组蹲点整治,如98年县委派出4xxxx干部到xxxx贫困村进行为期xxxx月的蹲点扶贫;去年县里又确定了xxxx经多次整治仍无明显成效的“老大难”村,派工作组进行xxxx月的集中蹲点整治,围绕“解难题、强班子、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后进村的转化工作,整治工作了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县里又倒排出3xxxx后进村列入开展“先锋工程”建设要重点整顿的村。4、全面开展“百员千课”活动。从2000年底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百员千课”教育活动。“百员千课”即百名教员到乡镇和村上千堂党课,县委成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