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个别酝酿是党委形成决议之前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必要过程,是议事、决策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方法,是党内生活进步和完善的主要途径。要保证党内民主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每一个班子成员都必须提高“个别酝酿”的本领,做到以下几点:(1)不能把个别酝酿理解为少数人的酝酿,而必须坚持全体党委成员的酝酿;(2)不能以个别酝酿代替党委集体讨论;(3)提高责任感,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mzd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jzm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要提高个别酝酿的本领,就要一切从调查研究入手,切实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求全面忌片面。在确定了酝酿事项后,就要掌握它的全面情况,了解它的发展过程,这样对酝酿的议题就能做到准备充分,言之有物。二是求深入忌飘浮。对酝酿的议题,要善于“一杆子插到底”,深入到议题的源头和矛盾的症结处,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三是求科学忌随意。要通过对酝酿议题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和具体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论证,使调查和研究既有的放矢又不失偏颇。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酝酿,确保酝酿的质量和效果。4、把握决策时机,提高“会议决定”的本领。会议决定是党委集体决策的实现形式和必经程序,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和质量高低,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关键环节。我虽然不是“一把手”,但是作为班子成员,有责任协助书记进行决策,同时对自己的分管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因此对形成正确决策也负有重要责任。因此,一定要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努力做到沉着冷静,宽容大度,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有坚定的组织观念,有调动积极因素、循循善诱的领导艺术。在班子会议中要善于抛砖引玉,开阔思路,引导其他班子成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会议讨论由浅入深,逐步引向深处,协助“一把手”对不同意见进行细致分析,去粗取精,形成正确决策;在分管工作会议上要善于启发每个与会者开动脑筋想问题,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要善于将“议”中所闪现的思想火花和意见精华给予充分肯定和吸纳,完善自己的意见,形成集体决策,以便使决定的事项更加符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三、开展监督活动、完善监督机制、推进民主进程。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时至今日,已成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但是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领导干部无视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得民主集中制议事程序流于形式,败坏了干部队伍的风气,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了无谓的损失。究其根源,在于民主监督的缺位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领导干部坚持民主集中制不能够管好自己就完事大吉,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建立起具体实用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议事程序,使民主集中意识深入人心,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促进社会监督,构筑民主氛围。贯彻民主集中制,关键在于对领导班子成员加强监督。而集中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监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由于社会各界群众是领导班子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直接接受者,又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形成强大的监督舆论,因此,加强社会监督,不仅对贯彻民主集中制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实现党内的广泛民主,推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必须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社会监督的发展。一是加强党和政府政治生活、民主决策的透明度,逐步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使得社会舆论有事可监、有政可督;二是创造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形成人人敢监督、人人能监督的社会氛围;三是引导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体系,促进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实施,确保党的事业顺利前进。2、开展党内监督,推动工作开展。就班子内部来说,是否贯彻民主集中制,贯彻的情况如何,领导班子成员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也最便于进行监督。因此,必须有意识的加强领导班子内部对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既要勇于接受监督,也要胸怀坦荡的对其他班子成员和班子整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情况进行监督,其途径主要包括:通过领导班子内部民主生活会的方式进行自省、自查,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民主的方法,进行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3、推进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建立监督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监督工作规范化、经常化的必然要求。当前,要着重建立和坚持好两项制度。一是检查分析制度。配合纪检部门定期不定期地对本级和下级党委、党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对一些该列入民主讨论,没列入讨论而由一两个人决策,尤其是决策失误造成损失和影响的要作为检查重点。对贯彻执行好的予以表扬,对贯彻不够的提出批评,对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二是民主监督制度。要逐步增强分管工作的透明度,特别是在干部职工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上要尽量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