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的关系。党组织要帮助、支持企业主在本企业依法行使职权,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团结带领职工搞好生产经营,这是首要的任务。但同时切实履行好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责任,这也是帮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主也有两重性,有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对积极的一面,要恰如其分地肯定,给予鼓励和支持。对消极的一面,比如出现违法经营、偷税漏税、搞假冒伪劣、损害职工权益等问题,政府要管,企业党组织也要加强教育监督,这也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2.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职工群众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是光荣的,也是党领导的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一部分。不能片面地认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只不过是为老板赚钱。企业健康发展,对国家、民族、人民有利,党组织活动的舞台也会扩大。
3.党组织与职工的关系。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始终保持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既要了解职工愿望,代表职工利益,支持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好各种关系,又要重视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文化素质,同心同德办好企业。
4.党组织与群团组织的关系。党组织要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指导他们按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在负责人配备上,可采用交叉兼职的方法,企业党支部书记原则上兼任工会主席,符合条件的团支部书记可进入党的支部委员会,以形成合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在把握好以上关系的原则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具体来说是五个方面:
一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尽管角色不同,但都必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要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在生产、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带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勤奋工作忠于职守,带头清正廉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等。
二是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即监督本企业经营者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维护国家利益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证企业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也要以人为本,党组织可以对企业人事工作提出参考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普法教育,倡导企业精神等。
三是发挥协调作用。即协调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既要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也要注意保护企业生的正当合法利益。协调企业与外界的关系,维护企业的权益,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问题的处理上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监督与支持有机结合起来。
四是发挥团结引导作用。即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对企业主进行团结、教育和引导,鼓励他们努力扩大生产,为国家社会多作贡献。最近,有材料列举私企老板有十大心事:创业元老顶不住,外聘人员靠不住,怎么办?企业规模大了,家庭成员怎么办?规范管理是好,但束缚了自己支配能力,怎么办?员工不像我工作那么努力,怎么办?公司离不开我,别人办事不放心,怎么办?经营实力不如大企业,怎么办?我想,党组织帮助他们解开这些思想上的疙瘩,就是最好的团结引导。
五是发挥思想教育作用。即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职工队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符合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有益于企业和职工的多种文化活动等,来提高党员、全体员工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