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华西村能有今天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在于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动摇,吃准了村情,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讲实事求是,并不与解放思想相矛盾,个中的道理,相信大家不难理解。中央党校里有一块鲜明的校训:实事求是,为什么把这几个字摆在党的最高学府,大家可以从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层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4、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邹东涛把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形象地分为四类:其中的第四类叫“十”字型人才。(前三类分别为“一”、“1”“T”字型人才,这些人才都不全面)这种人才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点上有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邹认为,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取得发展和进步,需要更多的“十”字型人才。当前,世界范围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空前的科技革命,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时代、智力时代、信息时代,进入了以知识为真正资本和首要财富的知识经济时代。崭新的时代对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挑战。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时不仅要善于从多种备择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而且应善于汲取各种方案中的优点另组更佳方案。在实施决策时,还要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实行有效的动态控制和协调。领导干部经常面对方方面面的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没有广博而深厚的知识是寸步难行的。在社会科学方面,首先应该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懂得并能运用哲学、法学、经济学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工作。此外,还应学习、了解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软科学的基本原理。在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方面也应该掌握其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当今世界各种学科都处于分化、交叉、整合同时多向发展之中,没有多学科的知识,也就无法深谙专业知识,即是说,专才首先必须是通才。层次越高的领导人,其知识金字塔的底座必须越宽大。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民经济对信息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作为跨世纪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很有必要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国家公务员外语等级考试已经开始实施。上海市已对所有公务员提出学会英语的要求。切实掌握一门外语后,不仅便于直接获得国外信息,而且通过对比就会加深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领会,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赶超世界水平的自信心。作为科技革命标志的信息技术的迅速进展和日趋普及化,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掌握微机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走在改革最前沿的深圳,早在1999年就实行了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持计算机等级证书上岗。其他省市也在相继仿效,这是大势所趋。总之,在世纪之交,越是高层的领导,越需要广博而精湛的知识。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党政干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上海市黄浦区委副书记陈长顺说:搣领导干部要有好的精神状态,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精神状态好,就容易调动人的全部素质和潜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不只是照亮个人,而且能照亮群众,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克服困难,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在市场竞争中的角逐中需要领导干部既经常保持一种平衡心理,荣辱不惊,又始终保持艰苦创业、开拓竞取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对于老区、贫困地区及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领导来说,保持团结奋斗、发奋图强的精神状态特别重要。那种强调客观、怨天尤人、甘于落后、不思变革,甚至逃避困难,见异思迁的领导者,那种当了‘穷家’仍‘穷吃’、‘破罐子破捧’的领导者,是与党和国家对跨世纪干部素质要求格格不入的。攠领导干部的精神状况具体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之中,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三、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总趋势
(1)、200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已经中央批准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并在通知中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党组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内容略)
(2)中央组织部长曾庆红谈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节选)
(记者)问: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抓紧做好哪些工作?
(曾庆红)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在以下几个重要环节上取得明显进展:一是要以观念创新为基本前提,进一步解放思想。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落后观念,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把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贯穿于干部人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