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忘乎所以,拒绝组织的教育与监督,背弃民主集中的原则,结果摔了大跟头,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原×××副市长潘宝才,在分管城建工作时,凡分管范围内的事,都要由他“一支笔”来审批,谁也不能插手。他在任副市长期间,批示同意减免配套费的单位10xxxx,免缴金额960xxxx万元,而他个人则收受贿赂7xxxx元。省供销社原主任周秀德公然拒绝监督,他在大会上宣称:“一人说了算,决策效率高;二人说了算,就会有些乱;三人说了算,什么都干不了。”他大搞“家长制”、“一言堂”,用人以我划线,唯我是用,对敢于提不同意见者无情打击。在一次党组会上,分管干部的副主任对周破格提拔一名职员提出不同看法,周当即宣布这位副主任从此不再分管干部工作。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全省供销系统进行审计,周公然抵制,说审计是“违法”的,并扬言:只要我周秀德在供销社一天,谁都别想来审计。2001年,当有关部门再次准备对省供销社及其直属企业审计时,周先后xxxx指使有关人员向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省监察厅送“报告”、“呼吁书”,妄图再一次逃避审计监督。当审计开始时,他又组织人员加班做假帐,百般阻挠。周秀德被查处后,省供销社不少干部职工自发饮酒庆贺,大有“搬掉了头上的石头”、“第二次解放”的感觉,可见其平时是何等霸道!这些例子再一次警示我们: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每位领导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监督是对领导干部的关心爱护,加强监督决不是跟谁过不去,更不是“整人”,而是确保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一个优秀的领导,一个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领导,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督促自己不能松懈,促使自己不断进取。
五、增强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反腐倡廉的坚强领导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新时期党风廉政法规制度体系中一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制度,落实好这一制度,对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健康深入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座也有同志是部门、单位的“一把手”,肩负着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大意义,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
实践证明,改革发展与党风廉政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是为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就是为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这里,我想引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谈及霍多尔科夫斯基案时说的一段话:“一些人在短短五六年之内就赚到了数十亿美元,这是在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不会发生的事情。赚了数十亿美元之后,就想用几千万、甚至几亿来消灾,想用这些小钱捞到更多的钱……这些腐败行为也在威胁着西方投资者在俄罗斯的利益……我们与腐败的斗争才刚刚开始”。普京这段话展示了政府反对腐败的一种决心,一种意志,一种信心。俄罗斯查处霍氏案,使得今年下半年减少外国投资130亿元,招商引资受到了暂时的影响,但长远来看,惩治腐败对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是一种促进和保证作用,必定会进一步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样,我们也要克服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错误认识,要坚决反对“腐败是发展经济润滑剂”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廉政就是投资环境,查案也是促进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反腐倡廉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整体格局中通盘考虑,统一部署,抓检查、抓监督、抓考核、抓追究,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政正职作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亲自过问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经常督查落实责任制的情况,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排除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困难和阻力。要管好自己,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以言行一致、清正廉明的形象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要管好班子,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班子建设的目标管理,保证“一班人”廉洁自律。要管好下一级“一把手”,督促他们自觉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我们评价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考核一名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要看那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且还要看那里的廉政建设搞得好不好、反腐败成效显著不显著、党风和社会风气正不正、民心顺不顺。对那些领导不力、甚至因不抓不管而导致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解决、屡屡出现重大腐败问题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政府的监督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强化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方面,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予以充分重视。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汇报,经常根据新形势发展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