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为政府全面了解情况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在信息工作中多报喜少报忧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部门只许报喜,不许报忧,或只许报需上级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许报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偏差和问题;有的部门虽然允许报忧,但对涉及的问题层层截留,级级过滤,使信息报到县政府就已是面目全非,时过境迁。三、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政务信息报送工作首先,要把政务信息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政府各部门要把信息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配齐配强政务信息员队伍,并努力保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要加强对政务信息工作的指导,各级领导要经常过问信息工作,定期听取信息工作汇报,定期研究信息工作,经常检查、督促和指导信息工作。要鼓励、支持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同时要通过管理制度来要求和鼓励工作人员、干部人人动手写信息、报信息,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信息热潮。其次,要增强责任意识,拓宽“主渠道”。政府办公室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在信息选材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政府决策的需求重点,发挥政治、技术、网络等优势,多方收集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情况,准确、及时、全面地向政府报送信息。一要准确。信息的准确、真实事关信息的生命,虚假的信息起不到半点作用,还容易误导,不如不报。收集和编辑信息要尊重事物本质特征,反映事物的客观性、真实性,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要真实反映事物发展的经过、原因和结果,不任意拔高或添枝加叶,对模糊不清的信息要追根溯源,挖掘其精髓和真实价值,做到反映成绩要恰如其分,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克服只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在报送过程中,信息员要把好第一道程序关,分管领导要把好第二道审核关,努力做到不出差错。二要及时。以准确、快捷的速度报给领导,时效性越强,决策越快,对解决问题、做好工作更有效。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要做好紧急信息的报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及时报送紧急信息工作,提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高度上来认识。凡是政府领导需要及时掌握、处理的重大事项,要迅速上报,做到一般信息不过夜,当天采集,当天处理,当天上报;重要信息按要求尽快上报,不拖延、不迟报、不漏报。对迟报、漏报、瞒报紧急信息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三要全面。要全面完整地把一条信息的内容写清楚,不能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当然一条信息也不能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能够精炼的要尽量精炼,信息不是新闻报道,也不同于正式公文。好的信息可以有数字,但也要有分析,有建议,文字表述应当精炼准确,逻辑结构应当清晰明了,篇幅长短应该详略得当,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领导决策。第三,要紧扣中心工作,打好“主动仗”。今年以来,从各地各部门报送信息的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单位基本解决了量的问题,主要欠缺的是质的提高。我们要不断努力,在继续保持信息报送数量的同时,多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一要贴近领导需求,提高实用性。政务信息工作要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政府领导抓大事、谋大局的思维方向,理清思路,拓宽领域,努力为领导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适销对路”的信息服务。对县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要及时报告贯彻落实情况;对一些事关全局,领导关注的问题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忧领导之所忧;对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广泛收集情况,并及时报送;对一些倾向性、敏感性、苗头性问题,要超前把握,及时准确地向领导报告情况,以赢得主动。二要加强问题类信息的报送。报问题类信息主要是反映那些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本地区、本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通过我们的信息渠道及时反映给政府领导,才能求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或处理。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要积极、准确地理解报送问题类信息的要求,树立“报忧能解忧”的观念,转变工作方式,敢于报忧,善于报忧。三要注重信息深层次综合开发。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要有全面的情况,准确的分析,科学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挖掘信息的决策价值上下苦功夫,提高信息的“含金量”,多报送综合类、预测类、调研类信息。具体讲,要加强信息综合,把零散、孤立的信息归纳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掘信息背后的深层价值,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要大力提倡下基层调研,把真实情况反映上来,提出有质量的对策建议,形成系统的、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要抓宏观,议大事,对于关系到全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