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四是要发扬党内民主,始终保持团结干事的氛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党章的基本要求。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内民主的气氛还不够浓,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主要领导干部决策不民主,搞唯我独尊一言堂;一些领导班子闹不团结,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听不进不同意见,“闻过则怒”,甚至对那些发表反对意见的同志进行打击报复。这些都是对党内民主的践踏。党内民主气氛不浓,势必导致组织生活和党内监督的不正常,还有可能引发腐败现象。从当前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看,一些人违纪违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好民主集中制,特别是没有发扬好党内民主。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按照党章的要求,将中央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一系列重要举措贯彻好、落实好。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把监督党员履行义务和保障党员行使权力统一起来。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也要允许别人发表不同意见。要加大查处力度,对那些严重侵犯党员权利,压制党内民主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为讲真话、讲实话的同志提供支持和保护,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团结干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民主氛围。
五是要严格纪律制度,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制度,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部门的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出现了真空和断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置之于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模范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制度,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用自己的行为为党员和群众作好表率。要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督,不断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效果。
(三)、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做维护党章的忠诚卫士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是维护党的纪律、实施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也是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全县纪检监察组织一定要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维护党章的忠诚卫士。
第一,要更加注重贯彻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纪检监察组织要切实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着力在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上下功夫,把坚决惩治腐败与有效预防腐败结合起来。要不断加强廉政教育,完善大宣教格局,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注重制度建设。既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制定的各项反腐倡廉制度规定,又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突出重点对象,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严格监督,严格问责。要始终把惩治作为遏制腐败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突出查办一些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第二,要更加注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纪检监察组织的重要任务。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要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监督检查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维护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二是要紧紧围绕落实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监督检查。重点要在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企业改革、土地出让制度、产权交易制度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查处阻碍和破坏改革的行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要紧紧围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以解决群众上学看病、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认真落实党和政府在纠正损害群众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