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相结合,采取群众座谈、网上在线、公示党员名单、走访居民、民情座谈、公开电话和书记信箱等多种有效形式,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采用自己找、群众提、组织点、互相帮等方法查找问题,经过评议,全局3xxxx党员,优秀xxxx,比较优秀xxxx,合格2xxxx。四是狠抓整改提高。经过教育学习,我们完备了各项规章制度,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积极踊跃地下基层,与群众加强联系,为基层办实事,全年组织编印《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400套,《稻鸭共育鸭的饲养管理技术》、《科学养鸡技术问答》等技术资料2600份送到养殖户手中,组织饲料20吨,疫苗xxxx,兽药6箱分别送到全县重点乡镇,为联系扶贫点捐款捐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总之,2005年畜牧系统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增长,党建、党风廉政、纪检监察工作成绩突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无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全面合格,政局稳定,秩序井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一是畜牧业内部结构不优,块头小,占大农业的比重低,比较而言禽、生猪发展较快,但牛、羊发展缓慢。二是防疫密度难达标,防疫经费难以落实,出现了防疫工作严重倒退,究其原因:第一、该列入财政预算的防疫经费,由于财政困难,不能拨付,该国家出的钱转嫁到养殖户头上,造成了加重农民负担,加重了从事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第二、税费的改革取消了行政收费资格,政府不能插手收取防疫费,畜牧部门势单力薄,既要防疫又要收费,无法完成任务,形成政府无人管、部门管不了的局面;第三、一部分养殖户不愿出钱防疫。面对新形势,我们研究解决防疫工作的新办法不多,没有从税改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循守旧,仍然靠行政干预,别人创造新经验,要上级出台好政策,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好,不能想好点子,谋求新路子。三是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工作不严,少数地方和人员不按操作规程办事,检疫不能到点到位,隔山开证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真抓实干,努力开创畜牧工作新辉煌
2006年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围绕促进畜牧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畜牧科技推广和畜牧行政执法,整体推进体制改革,加快高标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狠抓畜产品加工流通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06年畜牧业发展目标是:生猪生产量5xxxx头,其中存栏2xxxx头,出栏2xxxx头;牛生产量xxxx头,其中存栏1.xxxx头,出栏0.xxxx头;羊生产量xxxx头,其中存栏0.xxxx头,出栏0.xxxx头;家禽生产量60xxxx只,其中存笼25xxxx只,出笼35xxxx只,农民人均增加畜牧业纯收入3xxxx以上。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发展举措,抓好今年畜牧事业的各项工作。
1、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一要抓好品种改良。全面提高品种质量,做到引种改良、淘汰改良、培育改良三管齐下,进一步优化我县生猪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二要抓小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居、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想,引导大户向小区集结,指导小区内的大场、大户把猪场当企业办,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生猪产业化发展。养殖小区的建设要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力争每个乡镇今年建起xxxx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养殖小区。三要抓龙头创建。提升养殖效益,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带。对有基础条件,有市场前景的县畜牧良种场,鲫鱼湖养殖小区通过兼并整合,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提高。要千方百计调动各乡镇和社会力量,择优选项,竞争立项,争取项目,带动生产发展。四要抓肉牛、奶牛生产。目前我县奶牛生产几乎是一片空白,奶源供应严重不足,要加快发展速度,一方面引进高产奶牛,另一方面可利用品种改良技术,引进高产奶牛冻精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力争用5—6年时间把我县奶牛培育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五要抓草地畜牧业。大力推广人工种草养畜,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牧草,推行“牧草当粮种、牛羊当猪养”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山区乡镇积极发展种草养牛,平原湖区乡镇重点发展种草养鹅。
2、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别是近年来世界各地重大动物疫病频繁暴发,并且不断向人类感染,国家为了支持畜牧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