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的工业经济走廊,全力打造滇西工业重镇,加快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集中采矿权,有效整合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争取对石油、天然气紧缺资源的进一步深度勘探,争取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四)找准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认真落实州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意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两大目标,坚决实施“农业富民”、“兴工强县”和“引资兴县”,突出壮大工业经济、培植重点龙头企业,从根本上抓紧解决好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活力不足的问题,解决好农民增收难,尤其是县级财政增长难的问题。
(五)狠抓项目实施,拉动经济增长。坚持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推进制度,全力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积极配合支持推进安楚、永武高速公路建设,继续抓紧实施南永公路二期工程、县际油路工程、县乡公路工程和乡村公路工程;抓紧实施丙巷河等17件重点水利工程,力促楚雄青山嘴水库开工建设;抓紧实施德钢公司煤电、奕标公司技改扩建等重点工业项目;继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以楚雄现代中等生态城市为核心、禄丰次级城市和其他8个县城为重点、中心集镇为基础的城镇建设,不断提高我州城镇化水平,保持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措施,重视消费拉动,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
(六)着力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必须始终着眼于创新体制、激活机制,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制约我州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确保完成三年国企改革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着力激活机制、增强活力,重点抓好改制企业的完善提高工作,支持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促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快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步伐,明晰产权,规范管理,努力搞活全州中小企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认真落实好农业税减免的各项政策,全面取消7个国家级、省级重点贫困县的农业税,其余3个县(市)农业税降至2%,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调整财力分配关系,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支持,加大州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县乡人员工资和机构正常运转,逐步建立起公共财政框架。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突破高中教育“瓶颈”;积极探索构建规范运行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从州属学校和县级一中入手,在全州推行办学投资多元制、校长公选制、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切实提高办学质量。抓好乡(镇)机构改革。明年要完成全州乡(镇)适度撤并工作,实现精简机构、整合资源、增强实力的目标。
(七)坚决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切实增强发展活力。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引资兴州”的决策部署,降低门槛,放权让利,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金、技术、人才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紧紧围绕培植五大重点产业,突出培强做大工业经济和重点龙头企业,选准具有增长潜力和显著效益的大项目,切实加大对发达地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来楚雄投资创业。积极推进与昆明、攀枝花等地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拓宽引资领域,提高协作层次。推行中介机构代理招商,扩大民间招商引资。继续着力营造环境,努力形成大力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推动”的工作机制。
三、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促进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定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一)坚持科学执政,努力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全州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健全完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实现用科学思想、科学制度和科学方法正确决策,促进发展。促进科学执政的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围绕发展重点,形成发展合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做到总揽不包揽,协调不替代,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坚持民主执政,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决克服强迫群众的做法,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善于运用多种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切实把党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转化为推动发展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