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观等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过去,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的权力主要是用来管群众的,包括征收各种税费,结果导致干群关系的尖锐对立。“共产党的权力是老百姓给的,只能用来为老百姓谋利,在农村就是要用来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乡人大主席王中福的话,代表了今天麻柳乡党委一班人的共识。过去,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对上级负责,只要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就是做好了工作,而现在他们认识到,“只有对人民群众负责,才是对党负责、对上级领导负责。”乡党委书记李红彬进一步强调说:“我们的牌子上写的是‘人民政府’,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对人民负责’这个根本。”过去,一些干部也想树政绩,却不知道如何树政绩、树什么样的政绩。“政绩应当为人民而树,要树就树为民造福的政绩。”麻柳乡党委、政府这些年来做了很多事情,政绩也很突出,所有这些政绩都是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都是从实际出发、切切实实为民谋福利的政绩,所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
转变执政方式,尊重民意,由民作主。一是切实支持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自主决策权,充分尊重民意,让人民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八步工作法”的前五个步骤,都是民主决策的内容。其中,第五步要求工程方案必须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达到85%以上才予以实施。这就改变了过去由干部说了算的做法,让村民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村民有了充分的决策权。二是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模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自主管理权,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在修建公路及兴办其他公益事业时,都由村民推荐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并保证其中有50%以上的村民代表。领导小组中的干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即“干部管事”;领导小组中村民代表的主要职责是代表群众管钱管物管账,即“群众管钱”。任何工程的开支,都必须经过承办人、工程质监员(村民代表)、两名村的负责人和两名专门管钱的村民代表签字后才能生效,使群众在参与管理中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其实质就是要真正支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尊重民意、由民作主的民主执政方式,有利于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避免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臆断、越俎代庖,它是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执政理念在基层工作中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转变执政作风,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民主执政方式要求具备相应的民主执政作风。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将群众的意见真正统一起来,是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首先,放下架子、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麻柳乡党委过去也曾想为群众办事情,但由于干部不深入实际,听不进群众意见,干部和群众想法不合拍,结果往往好心办坏事,出力花钱干活,群众却不满意。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乡村干部串万家”活动,深入农民家里,了解民情民意。干部深入到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以朋友、兄弟、姐妹、儿女身份,通过会上畅谈、院坝座谈、路上交谈等形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同时,发出近万张征求民意表,虚心听取群众意见,真心解决群众疑难。其次,由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压服方式开展工作,转变为与群众平等对话、以理服人。群众对于兴办公益事业,认识上往往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麻柳乡这几年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大办公益事业,工作之所以顺利开展、成效之所以如此显著,离不开乡村干部所做的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比如,某村修公路时,乡领导就先后48次深入村组召开会议,发动群众,研究方案,征求意见,解决矛盾,使工程顺利完成。
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改善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形象
提高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过去,很多基层干部决策时背着群众、管理时唬着群众,片面地要求群众听从命令,严重影响了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很多工作就难以开展起来。推行“八步工作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得到了体现,真正把人民群众想办的事和党委、政府要办的事合而为一。村民们说,现在乡里村里的大事都是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的,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参与,干这些事就好像给自家盖房子一样,出钱出力都值。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这样在民主方式中被激发了出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些年麻柳乡党委、政府每发出一个号召、每推动一项公益事业,都能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修建乡村公路中,总投资1200多万元,其中群众自愿投资投劳折计就达1150多万元。
提高了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行“八步工作法”,由人民群众自主决策、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使乡党委、政府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统筹协调,科学务实地确定麻柳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他们在充分了解实际、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制定了麻柳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先后完成或即将完成的公路畅通工程、万人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