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全局和党的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校工作。延安时期和建国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充分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坚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干部,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和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党校为发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为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党校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方面,做出了新的成绩。近十年来,中央在中央党校先后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研讨班、十五大新进中央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研究班和一系列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江泽民同志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多次到中央党校作报告,为全党重视党校教育、发挥党校作用,作出了榜样。特别是十四大和十五大前夕,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为这两次党代表大会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1995年中央还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使党校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艰巨任务。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态势日益明显,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项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努力建设好一支不仅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而且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面向新世纪党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党的干部队伍,正处在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20年前,党中央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使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是同这个条件分不开的。十四大以后,各级党组织继续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一大批优秀干部走上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岗位,整个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但是,必须看到,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在这方面又出现了新的不适应。因此,抓紧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的年轻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包括通过党校大力加强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工作,就成为当前各级党委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我们的中青年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现在50岁以下特别是45岁以下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在20世纪已经工作了20年左右,还将在21世纪工作十几、二十几年。而新世纪前期的这十几、二十几年,对于我们党、国家、民族来说,无疑将是至关紧要的历史时期。这些同志,大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开拓进取精神,积累了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许多人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成绩。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和群众工作的锻炼,缺乏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尤其是在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