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着社会公正理论,它的提出就是为了有效解决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在继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应更多些向公平方向倾斜。例如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必将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宗旨,必将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激励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推动社会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人类社会工业化以来出现的人类生存危机。森林的破坏、水土的流失,土地的荒漠化,大气的污染和水体的污染,已经达到了非常的严重的程度。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形势。恩格斯早就提出过警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页)1975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启了世界各国人民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的历史新篇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人们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其一,可持续发展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要素的和谐协调发展。其二,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克服“人定胜天”和人与自然的主仆关系的片面观点,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其三,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观念,反对为了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损害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发展。其四,可持续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代际观念,生态环境和资源宝藏是世代人类共同的财富。发展不仅为了造福于当代人,而且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幸福。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五个统筹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实施科学发展观必将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势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